切换语言为 : 繁体

【影评】《年少日记》太早消逝的稚嫩生命,剧情结局催泪感人
电影解析

【影评】《年少日记》太早消逝的稚嫩生命,剧情结局催泪感人

《年少日记》是一部2023上映的香港剧情电影,由卓亦谦执导,演员为卢镇业、郑中基、陈汉娜、黄梓乐,剧情讲述在中学任职的郑老师发现一封未署名的遗书,急忙在校园中展开调查,希望能够找出企图轻生的同学,但在跟时间赛跑、避免悲剧发生的同时,郑老师也想起自己充满遗憾的童年往事,试着面对妻子离家的婚姻危机,以及父亲病危的双重压力,找到能够化解这些难题的方法。


今年金马奖的优质港片

今年2023金马奖绝对是港片大放异彩的一年,从入围最佳女主角等5项大奖的《白日之下》、吴慷仁主演、谢咏欣拿下最佳新演员的《但愿人长久》,到这次最受瞩目的《年少日记》,获得最佳影片、原著剧本等5个大奖提名,不仅首映后便好评不断,这几部优秀电影所各自围绕的主题,也在影迷之间引发热烈讨论和回响,反映当年的社会现况,并点出香港这几年来面临的问题。


【影评】《年少日记》太早消逝的稚嫩生命,剧情结局催泪感人

年少日记的创作背景

说到这几年香港的社会氛围,相信大家都感觉变得越来越压抑,这不像是日本那样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所导致,而是整个环境被一股隐隐约约弥漫着的绝望感所垄罩,无论是人权自由与受到压迫限制,或者是疫情爆发后的经济冲击,不光是给年轻人与中低阶层带来巨大的的生活压力,这种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的状态,也让所有人逐渐对未来感到失望,甚至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而就如同去年香港电影《少年》描述在反送中运动期间,一位少女因为深感绝望而发表自杀预告所引发的故事,这次《年少日记》也属于类似的作品,在年轻人的轻生事件层出不穷,他们的普遍身心状况正在逐渐恶化的情况下,导演卓亦谦以这样的题材背景出发,透过校园内的一封不具名遗书,创作出一部真挚感人的疗伤之作,也引发我们对于相关议题的重视。

【影评】《年少日记》太早消逝的稚嫩生命,剧情结局催泪感人

年少日记的演员主角

《年少日记》由卢镇业饰演的主角「郑老师」是一位中学导师,在教室走廊外发现一封遗书后,比起其他老师不当一回事,认为无法证实其真实性,不能确定学生有立即性危险的态度,他却反而相当认真看待此事,找上文静乖巧的班长,调查班上同学们的身心状态,寻找在学业或人际交往上遇到困难的学生,希望能在为时已晚之前挽救一条性命。

 

虽然经过平时课余的观察,《年少日记》主角郑老师锁定几个「可疑目标」,想要试着提供他们辅导与协助,但这积极的行为,除了因为师生之间的上下阶层关系而产生反效果之外,也没能找到写下这封遗书的学生,感到挫折的他,翻出一本他尘封多年的日记,回想起自己儿时的种种记忆,也正式开始整部电影的故事。

【影评】《年少日记》太早消逝的稚嫩生命,剧情结局催泪感人

年少日记的评价好看吗?

《年少日记》导演以今昔交错的叙事方式建构起整段故事,一方面描述郑老师寻找意图寻短学生,同时面对妻子离家与老父亲病危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也透过这本「日记」,让主角回顾自己童年时期的求学与家庭生活记忆,不仅带着观众去探索主角的背景过去,也让我们知晓他为何会如此严肃看待这次事件,以及目前会陷入这些麻烦的原因,并带出整部电影所要讲述的主题。

 

日记的主人「郑有杰」是个内向的十岁男孩,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有一个相差一岁的弟弟郑有俊,父亲是个资深大律师,从小便提供他们最好的一切,也对儿子有相当高的期许,希望兄弟俩未来也能像自己一样成功。只不过虽然有杰性格乖巧善良,但不像弟弟有俊是个资优生,精通各项才艺,他对什么事情都一窍不通。

【影评】《年少日记》太早消逝的稚嫩生命,剧情结局催泪感人

年少日记故事的发展

弟弟能在全校面前演奏钢琴,是所有老师称赞的对象,也是他们家的最大骄傲,但《年少日记》由黄梓乐饰演的主角「有杰」却被视为不可外扬的家丑,钢琴怎么练都无法完整谈完一整首歌,还因为学业成绩太差而被留学。在学校没有朋友、被人嘲笑看不起,在家总被性格暴躁、崇尚精英主义的爸爸责骂,就连跟他最亲近的弟弟,也因为忙着满足父亲的期待而忽略他的存在。

 

在《年少日记》饰演有杰的「黄梓乐」入围本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他将这位边缘男孩的心境诠释得相当到位。即便不被大家重视,他依然没有放弃,面对周遭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唯有一本海贼漫画、能跟他对话的布偶、善解人意的钢琴老师,才能让他得到一点鼓励与安慰,并透过这本日记,以及在屋顶天台上「要考上香港大学」的呐喊来作为舒压管道,找到继续坚持下去的方法。

【影评】《年少日记》太早消逝的稚嫩生命,剧情结局催泪感人

年少日记剧情讲述的主题

因此在主角过去与现在的两相对比之下,《年少日记》这部电影最迷人且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导演透过这本日记来做出视角的切换,在香港比起台日韩等许多亚洲国家都还要成绩至上、以升学为主的教育体制,以及价值观之下,藉由那让人意想不到的剧情转折,击碎了观众原本的想像,并直指家庭与父母的过度期望,可能会对孩子一生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和伤害。

 

基本上从《年少日记》电影中段开始,整个戏院里此起彼落的啜泣声就没有停过。原来郑老师不是日记的主人,而是那位优秀的弟弟有俊,哥哥有杰其实早在10岁那年就因为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认可而跳楼自尽,这不仅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冲击震撼,也唤起主角的悲伤记忆,确立了他想要拯救学生,不让悲剧再次上演的决心。

【影评】《年少日记》太早消逝的稚嫩生命,剧情结局催泪感人

年少日记结局的意涵

就如同青少年的普遍忧郁已经逐渐变成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年少日记》导演卓亦谦在片中也透过一场考试戏,让我们听见年轻学生们隐藏在坚强的外表之下,那些无法向人表达的真实心声,可能是关于学业、家庭、同侪,或者是对于自身的迷惘,在这个正准备长大成人的青少年时期,这些压力与都是负面情绪的根本来源,若没有适当的抒发管道,就可能导致他们身陷在忧郁之中。

 

因此我非常喜欢《年少日记》电影最后的结局,除了找到面对自己创伤的方法,跟父亲郑中基与老婆陈汉娜和解之外,也透过在课堂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跟同学们谈心、咨商排解烦恼,弥补当初只顾着自己、忽视哥哥心情,没有让他「抱久一点」的遗憾,从中获得长久以来渴望的救赎,重新朝着未来前进。过去许多人对于忧郁和轻生的人,可能会觉得他们抗压性低,是个一碰击碎草莓族,但真的是这样吗?看完电影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


【影评】《年少日记》太早消逝的稚嫩生命,剧情结局催泪感人

年少日记影评结论

整体而言,《年少日记》绝对今年最催泪的电影之一,实在无法相信这居然是导演的首部长片,在人与人之间逐渐疏离的社会氛围之下,透过一起尚未发生的校园自杀事件,探讨当代年轻人普遍的忧郁问题,全片情感丰沛、真挚且温柔细腻,既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性,也引发观众对于相关议题的关心和反思,从个人到集体让我们在平复心情的同时,也在这个难以凭一己之力改变的社会中,寻找能让情况好转的办法。

 

延续近年许多优秀港片的共同点,《年少日记》导演卓亦谦根据自己面对同学轻生的真实经历进行创作,通过许多的访谈创作出这部电影,其中具有的强烈议题性与温柔且真挚动人的情感,都让观众看见他们面对灰暗的环境与充满不确定的未来,没有选择忽视问题或就这样放弃,而是不断用电影来给予人们对面的勇气,能获得2023金马奖最佳新导演不是没有原因。

【影评】《年少日记》太早消逝的稚嫩生命,剧情结局催泪感人


年少日记电影简介

入围第60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新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原著剧本、最佳剪接5项大奖。香港知名导演尔冬升监制,为香港第五届「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大专组得奖作品,并创下大专组得奖作品首次入围最佳影片。

片名

年少日记(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类型

剧情

上映日期

12/8

片长

95分钟

发行公司

光年映画

IMDb

年少日记IMDb 7.8/10

导演

卓亦谦

演员阵容

卢镇业、郑中基、陈汉娜、韦罗莎、黄梓乐、何珀廉、吴冰、周汉宁、戴玉麒、归绰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