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特工队/玩转脑朋友(港) / 脑筋急转弯(台)》第一部于2015年夏季上映,全球票房收入达到8.58亿美元。距离上一部口碑爆表的《头脑特工队》,已经过去了九年,这部影片创意十足,将小女孩脑内的五种情绪通过卡通形象有趣地展现出来。故事讲述小女孩莱利主角莱莉在续作中长大了几岁,进入了十三岁青春期。而她大脑中的情绪,除了原本的乐乐、忧忧、怕怕、厌厌和怒怒,也在青春期的荷尔蒙中,萌生了更复杂的情绪——焦焦、慕慕、尬尬和丧丧。影片将于2024年6月14日在美国上映,豆瓣评分高达8.4分。
这部电影极力推荐儿童、成年人观看。
对于儿童来说,《头脑特工队》系列是很好的科普电影。不同的情绪被拟人化成性格各异的小人,大脑复杂的运作机制转化为别开生面的奇幻历险。经历如何形塑性格,情绪又如何影响决策,种种因果,在这场冒险中被解释得清清楚楚。
对于成年人来说,《头脑特工队》更像一次心灵按摩,力度适中,穴位精准,有疗愈身心之功效。那些代表着不同情绪的小人,各司其职,协同作业,帮你抵御风险,探索一条更适合你的成长路径。他们是你的战友和伙伴,偶尔犯错,却忠诚不渝;有时走偏,却有着强大的自我修正能力。也正因如此,作为观众的我们听着这些小人喋喋不休,并不会产生被说教的不适感,反而像是看着一群被我们忽略已久的朋友,心里泛起一阵温情。在这突如其来的夏日里,给予你那瞬间的清凉拥抱,是一种轻柔、挑着的快意。
《头脑特工队2/玩转脑朋友2(港) / 脑筋急转弯2(台)》中的莱莉进入了青春期,身体情绪表现更为复杂和多元化。对应这种变化,新加入4个情绪元素,包括焦虑(焦焦)、羡慕(慕慕)、丧气(丧丧)和尴尬(尬尬)。其中,一头橘色炸毛,精力无限充沛,仿佛可以干倒一切的焦焦,作为影片的主角,闪亮登场。
作为一个日常焦虑星人,在这个普遍焦虑的时代,听得让人耳朵生了茧。可是经过皮克斯妙手再创作,这些道理又变得顺耳起来,唤起久违的感动,皮克斯最擅长的,就是把普世情感做到全人类的表达,这些新角色(新情绪)的加入,暗示着我们人生的必经之路。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见到的世界越来越大,也不再天真单纯,内心的情绪自然也不会是简单的那几种。
就像电影里的少女莱莉,她来到了人生的新阶段,认识了新的朋友,变得更加复杂,逐渐体验到了成为“大人”的烦恼。
她害怕自己在冰球训练营表现不佳落选,变得焦虑不安。在莱莉的内心世界里,新情绪“焦虑”因此而生,为了让主人莱莉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焦焦”和五位老成员们意见分歧,分成了两派。在“焦焦”的怂恿下,“慕慕”“尬尬”“丧丧”和“焦焦”结成一派,将五位老成员送出了主人莱莉的情绪主控室,囚禁了起来。
解决了五位老成员,“焦焦”满心欢喜,开始控制主人莱莉的情绪,想让她成为更好的自己。然而在“焦焦”的各种骚操作下,莱莉不仅没有缓解焦虑,反而变得更加焦虑甚至怀疑自己,乃至最后偷看了教练的记事本,遭受了一击重锤。
从少女莱莉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成长的影子。随着阅历的增长,那种想表现自己,又恐惧失败出糗,心里对理想充满了渴望,又时常会陷入自我否定的陷阱中。尤其是在目前社会都普遍焦虑的大环境中,我们每个人似乎都会为了一点什么事情而感到焦虑不安。
就像电影中,莱莉在学校的冰球队里遇到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前辈,在榜样面前,莱莉既想成为前辈那样的人,同时又怕前辈看不上自己,脸上那种既羡慕,又紧张尴尬的情绪,真的太让人有代入感了。
一直觉得,最高级的故事,就是讲述人类内心隐秘情绪的故事。皮克斯在这方面可谓出神入化了,主创团队不仅把抽象又隐秘的情绪具象化,而且很好的融入进一个冒险故事里,双线并进,互相交织,不仅让大家看到了自己内心情绪的转换,还让大家体验了一把脑洞大开的快感。
没有看《头脑特工队》之前,我不知道“思维列车”具象化后是什么样。原来现实记忆加上梦境滤镜,就变成了天马行空的怪梦。我们小时候幻想出来的“生物”,还在另一个空间里快乐生活着……当这些光怪陆离的幻想,一一在大银幕上呈现出来时,有种掉进了童年虫洞的感觉。
《头脑特工队》系列表面上是讲少女莱莉的成长,其实主线还是在讲述我们每个人与内心各种情绪的相处方式。人生起起伏伏,我们会像莱莉爸爸一样遇到事业的瓶颈,会像莱莉一样遇到搬家、换学校、升学等各种问题。心有所思,就难免遇到各种情绪的困扰,学会与情绪和平相处,是一辈子的事,也是一种修行。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深陷在焦虑的情绪内,也为了摆脱焦虑,穷思竭虑。
影片对焦虑的分解和辩证呈现,给了观众一次冷静凝视“焦虑”的机会。
焦虑只有负面作用吗?
即便是焦虑,对于我们来讲,都是有用的情绪,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有正向作用。
情绪没有对错,对情绪掌握的信念力,决定了情绪是滋养我们的养分,还是折磨我们的怪物。
那决定情绪走向的向心力是什么呢?
此时,影片叙事引向了更为宏观哲学的主题。
内外刺激威胁自我的焦虑感下,对情绪引导有作用的信念力如何构成?
过去,莱莉的信念感都是围绕我很好、我很善良、我能赢等绝对正向情绪记忆组成。实际上,现实生活里,莱莉也不断地面对着,我还不够好、我完成不了目标、我不是完美的、我会有缺点的瞬间。
什么是真正的我?
既是那个“我很好”的我,也是那个“还不够好”的我。
不因为我很好而仰视我,也不因为我不够好而俯视我。
那个很好的我,我们为她高兴。
那个不够好的我,我们找到根源,实事求是,补缺漏洞,和解接受。
认识我,接纳我,打破我,长出一个新的我。
人的成长,就是我有能力重建破碎的自己。
不断地打碎重组的过程中,我们也就成为了有力量的大人。
莱莉信念树才开始萌芽,大树长大的过程,需要多元的养分,有阳光,有雨露,也会有暴雨和狂风。
信念的种子只有扎在真实的土壤里,才能落地有根、强壮有力、拥抱阳光,才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长远的为低谷困境中的自己遮风挡雨。
莱莉,或者说我们每一个人,朝着想要的那个未来拼命奔跑,但距离目标越近,快乐反而变得遥远。于是我们又努力寻找快乐的感觉,埋掉不好的记忆,忘掉痛楚的体验,可是快乐并没有回来,情感却日渐变得麻木。我们的身体被焦虑感驱动着,直到变成不知如何停下来的陀螺。
在意识的最深处,童年时那个快乐积极的自我,与当下这个急功近利的自我不断地拉扯,直到经历一次情绪的决堤——电影中这个过程被具像化为记忆矿山的崩塌,才终于意识到,这并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比拼。童年的我,与现在的我,本就是一脉相承;优秀的我,与不完美的我,也只是一体两面。刻意埋葬掉那些不成功的经历和记忆,只会让自我变得割裂,从而迷失在成长的漩涡里。
当乐乐抱着那些五颜六色的记忆球说道:“也许人长大了就是这样,不会那么快乐。”故事内外的人仿佛都松了一口气。就像你不必非要让自己变得完美一样,你也不必非要让自己一直保持快乐。
金色,绿色,蓝色,红色,橙色……各种颜色的记忆球堆积成了缤纷的山丘。快乐,钦慕,忧虑,愤懑,焦虑……各种各样的情绪构成了鲜活的自我。不要去回避和抵抗他们,无论哪一种情感,都是我们大脑深处的一位忠实朋友,在以他自己的方式保护着我们,带领我们去领略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看完电影,我忽然想到了网上流传的那句话学会“爱自己,接纳自我,拥抱所有的经历与情绪”,每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请你想想你身上还有十几亿细胞,只为了你一个人而活。
这句话放在《头脑特工队》系列的语境里也一样:“在你最难受低谷的时候,你的内心深处,还有很多情绪小人只为了你一个人而活。它们会为你的悲伤而悲伤,为你的喜悦而喜悦,为你的愤怒愤怒,为你的努力而努力……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