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剧集井喷的时代,鲜有作品让人驻足细看。
但最近,苹果新出的一部剧集引发了的“真香”观感。
它不是万人空巷的大爆款,甚至称不上“现象级”。
它就是阿方索·卡隆首次触电电视剧的作品《免责声明》。
该剧不是反转密集的短剧。
可偏偏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情节、对话和镜头,却都在不经意间挑动人心。
能欣赏它的,绝对是真·享受情节、演技和叙事技巧的剧迷。
免责声明
剧集有三条叙事线,每一条都各自有独特的视角和张力。
不急不缓、层层递进地将过去与现在交织,充满悬念。
第一条线,用一个冲击性的场景开场:
一列火车上,一对陌生男女暧昧相对,随后进入热烈亲密的状态。
正当气氛升温,这段“激情”却戛然而止。
仅三分钟便切换画面。
留给观众的是扑朔迷离的关系和未完的疑问。
第二条线,就是剧集的主视角:
一位事业有成、光芒四射的女记者和丈夫出席颁奖典礼。
她刚凭借一部深刻揭露社会黑暗的纪录片获奖,走上领奖台接受掌声。
表面看,她是个光彩夺目的成功人士,家庭美满、事业有成。
然而,就在庆祝当晚,她收到了一本神秘的小说。
翻开书页,随着字字句句扑面而来,她逐渐陷入惶恐。
因为书中那个角色的经历,似乎在精准复刻她的隐秘往事。
她的恐慌从夜晚延续到清晨,甚至起身呕吐。
她隐隐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巧合,而是有人用小说来揭穿她隐藏多年的秘密。
甚至开始报复她。
可怕的是,连她的儿子也收到这本小说。
儿子读后不仅没有同情,反而直言书里的女人“活该”。
这无疑像刀子一样刺入女主心底。
这一切,让她无所适从,而她丈夫并没有意识到她的崩溃。
第三条线,聚焦在一位失去妻子的老年男子身上。
老人在整理妻子遗物时,偶然发现了她生前写的一本小说。
书中夹着一组女主的裸照。
眼前的这些照片和书里的故事,将老人的悲伤击碎成了愤怒。
这女人究竟是何许人?
她与自己的悲惨过去有着怎样的联系?
于是,三条线慢慢汇聚成一个惊人的秘密,逐渐揭示出当年那段缠绵悱恻、充满禁忌的关系。
那是20年前的地中海海边,一个郁郁寡欢的年轻少年遇到了女主。
她的伴侣有事离开,而少年也刚被女友抛下。
两人各怀心事,在阳光和沙滩的撩拨下,荷尔蒙冲破禁忌。
卡隆的拍摄手法颇具匠心,他用梦幻的光影、虚实交错的画面,来捕捉这段短暂却激烈的情欲邂逅......
在20年前的浪漫邂逅之后,少年因救女主的儿子而遇难。
女主虽然在表面上始终拒绝承认这段关系,但她的丈夫却怀疑不已,认为她在撒谎。
剧中的叙事技巧让观众一开始就带有偏见,容易认为她是个操控人心、口是心非的“绿茶”。
有趣的是,剧中所有与女主相关的回忆场景,画面都被渲染得温暖柔和,似乎带着一层梦幻滤镜。
可在老人的视角中,一切都笼罩着冰冷的现实色调。
再加上时而出现的旁白,进一步引导观众的情绪,几乎让我们全程被一种刻意设计的“真相”所牵引。
到第四集,真相似乎呼之欲出:
女主当年确实和少年有情感纠葛,但她极力撇清关系。
她的冷漠甚至直接导致了少年的死亡。
看似一切已成定局,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身份明确。
但女主的辩解、少年的母亲通过照片和片段“重写”真相。
这一切似乎在暗示观众,未必能通过表面叙述来了解事情的真相。
还有,女主拒绝承认情人身份,到底是因为道德自尊,还是另有难言之隐?
她的抗拒,不是简单的“绿茶”本性,或许另有隐情?
《免责声明》不是一部容易消化的作品,它没有明确的“正义”“道德”立场。
观众既无法简单地同情女主,也无法彻底将她定义为恶人。
每一条叙事线都通过不同的视角,似真似假地呈现出“真相”。
作为观众,真相可能永远模糊。
卡隆要的,或许不是揭示真相,而是让我们反思自己对“真相”的偏见。
在《免责声明》里,真实的操控者,或许不是剧中任何一个角色,而是每个带有成见的“观看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