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一部韩国尺度电影,
有被害人却没人报案没有调查,
看完影片之后搜了一下故事的原型,
才知道这起案件的作案手法、
尸体隐藏地都跟真实发生过的案件一模一样,
无疑又给家属造成了二次伤害,
所以在电影上映后被联名抵制,
甚至闹到首尔中央地方法院,要求禁止电影上映。
它就是2018电影——《暗数杀人/黑数杀人/七罪追缉令(台)》
金泰均执导,金允锡和朱智勋主演。
男主金亨民(金允锡饰)原是釜山地方警察厅缉毒科的警察,在一次缉毒行动中,他认识了线人姜泰伍(朱智勋饰)。
吃饭时泰伍给亨民提供线索,说自己帮人抛过尸,金亨民听得正入神,结果下一秒,姜泰伍就因为涉嫌杀害女友被警察给抓走了,这剧情转变得比翻书还快!
一个月后,亨民突然接到泰伍从狱中打来的电话,
在狱中他向金亨民自白,声称自己还犯下了多起未被发现的杀人案。
包括前女友在内,他一共杀害过7个人。
这些案件由于缺乏报案或证据,被称为“暗数杀人”,即未被统计在官方犯罪数据中的案件。
为了证明自己没说谎,他告诉亨民,自己把杀害女友的证据藏在了一个公园里,一看便知。
金亨民半信半疑地去了,还真就在指定位置找到了证据,这一下,直接把之前检方提交的证据给推翻了,全是伪造的!
鉴于泰伍主动提供犯罪证据,直接给他减刑了5年。
金亨民这下可懵了,自己这是帮了个啥忙啊?
但他坚信再找到其他的杀人证据,一定可以重新再判泰伍的罪,为调查的连环杀人案,自愿降职调到莲堤警察署刑事科。
上级却好心提醒他,不要被犯人牵着鼻子走,等下人财两空。
他不顾上级的质疑和同事的冷眼,坚持调查这些未被发现的案件。
那么泰伍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第一他想要线索换取狱中所需的物品还有金钱。
第二是想给亨民假线索,这样泰伍就会在这些案子中变成无罪,他就会再找律师,说杀前女友的案子也是被冤枉的,达到完美脱罪的效果。
金亨民在与姜泰伍的接触中,逐渐意识到这些“暗数杀人”案件的存在。
但泰伍为了脱罪口是心非,供词反反覆覆,追查过程举步维艰。
而亨民非常执着,一次又一次的利诱泰伍,将线索拼凑。
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受害者大多是社会边缘人,如性工作者、无家可归者等。
他们的失踪根本没人在意,社会对他们的死活好像完全不在乎。
犯罪分子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肆无忌惮地作案,因为就算杀了人,也没人会去追究。
影片通过金亨民的视角,揭示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忽视,以及司法系统在面对“暗数犯罪”时的无力感。
拍摄风格偏向写实,营造出紧张的氛围,使我们仿佛置身于案件调查的现场。
影片上映前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部分受害者家属认为,影片的上映会让他们再次感到痛苦,曾提出禁止上映的申请。
他们表示,影片中的情节与真实案件过于相似,未经过家属同意就进行改编,可能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
后来上映后又被各地的声音抗议,怕故事容易导致模仿效应。
对此,制作方表示,影片虽取材于真实案件,但进行了艺术加工,旨在引发社会对“暗数犯罪”现象的关注。
但是剧组也意识到自己考虑不周,后来还是向受害者家属和公众道了歉。
所有的剧情铺垫不会过于复杂的烧脑,但又简单的让我们都被泰伍牵着走,明明已经把证据都握在手中、明明眼睁睁看着凶手就是他、他又是个不可能服输的诡辩者。
种种的有迹可循,都是让我们想看到这部电影最后结局的原因。
尽管存在争议,影片在上映后获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