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这老哥,大概1600年左右开始搞他的戏剧。
那会儿欧洲正从文艺复兴的狂热里缓口气。
啥是文艺复兴?
就是大家伙儿突然不想再被宗教牵着鼻子走,对神啊鬼啊的故事烦得不行,心里空得像饿了好几天。
天文学家跳出来喊"地球围着太阳转",直接给教会的权威砸了个大窟窿。
人人都开始嘀咕:"嘿,世界这么大,咱得自己去摸索"!
结果科学、艺术跟开了挂似的,各种牛人扎堆蹦出来,愣是给现代社会搭了个精神地基。
那时候,艺术家们不爱画神仙了,也不爱唱圣歌了,全都盯着人自己琢磨。
人有啥价值?
人心里藏着啥秘密?
这成了他们的新宠。
英国虽然文艺复兴入场晚了点,但一点没输气势,直接出了个莎士比亚。
这家伙踩着时代浪头,写出一堆让全世界都服气的戏,硬生生成了戏剧界的扛把子。
而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就改变自他的作品《麦克白/马克白(港/台)》。
麦克白/马克白(港/台)
说说《麦克白/马克白(港/台)》吧,这戏是个硬核悲剧。
讲一个英雄咋被野心和命运一步步坑死的故事。
开场就是战场,雾蒙蒙的,死寂里夹着刀光剑影。
麦克白在这儿还是个大英雄,满脸蓝图腾,扛着锈剑,替国王打天下,功劳大到没人敢小瞧。
国王靠他稳江山,周围人捧得他跟战神似的。
可这时候,三个女巫从雾里冒出来,丢下一句勾魂的预言:"你会当国王"。
说完就没影了,留下麦克白脑子嗡嗡响。
野心这东西,一旦冒头就收不住。
他跟老婆一合计,这娘们儿心比谁都狠,眼里全是权力的光,怂恿他说:"干掉国王,你上位"!
麦克白本来有点犹豫,可架不住枕边风一吹,欲望的火苗蹭蹭烧起来。
他动手了,国王挂了,他坐上了王位。
可这位置烫手得很,他整天怕别人也给他来一刀,晚上睡不着,老做噩梦,连幻觉都出来了。
为了稳住自己,他把好兄弟杀了,朋友都没了。
其他有点嫌疑的更别想活,国家直接成了恐怖片现场。
结果呢,反对他的人越来越多,老婆也疯了死了。
麦克白从英雄硬生生把自己作成了孤家寡人。
电影里,女巫是亮点,像是命运的化身,迷雾里来去无踪,搞得你觉得麦克白是被她们推着走。
可仔细想想,女巫再会忽悠,刀还是麦克白自己捅的。
命运给你画个饼,吃不吃还不是看你自己?
戏里这点最绝,野心才是真凶,女巫不过是点火的。
这电影没想着改莎翁的剧本,毕竟经典摆在那儿,翻不出啥新花样。
导演直接走极端,把画面和音效玩到炸裂。
场景就两样:雾气腾腾的荒野和冷得要命的孤城。
雾大得啥也看不清,跟麦克白摸不清的未来一个味儿;
城冷得像冰窖,衬着他一步步把自己逼成暴君。
镜头慢下来时,演员的表情怼脸拍,慌张、绝望,全写在眼皮底下。
色调冷不丁从暗到亮,现实和噩梦切换得你头晕,硬是把野心吞人的感觉拍得透心凉。
《麦克白》这故事牛在哪儿?
牛在它不光是个戏,还像个梦,拽着你去感受人的崩塌。
电影用光影音画给你造了个虚实掺半的世界。
导演、演员、配乐全得在线,才能把那股子伟大塞进你心里。
你看麦克白从英雄到暴君,不是看个热闹,而是像站在他旁边,眼睁睁看着他把自己玩完,顺便想想自己会不会也掉这坑里。
电影这玩意儿,不就是造梦的工具吗?
画面可能是光,可能是影,但牛逼的电影能把藏在底下的东西偷偷递给你,不是靠嘴说,而是让你自己去体会。
《麦克白》这版就干成了,看完你可能半天回不过神,因为它不光讲了个故事,还跟你心里那块软肉聊了聊。
电影就是做梦呗,一场私人又能戳中所有人的梦。
这戏到最后,麦克白孤零零坐在王座上,敌军来了,他还在那儿死撑,可信念早没了。
他跪着死去,满地血红,曾经的女巫冷眼旁观,走了。
片尾有个小孩,扛着剑,奔向更红的远方,预言里他当了国王,可等着他的,还是一场血雨腥风。
全程没一点阳光,阴得让人喘不过气,但句句像诗,浪漫又绝望。
活着的意义?
也许不是活着本身,而是只有活着,你才能跟这世界多聊聊,多试试,哪怕撞得头破血流。
《麦克白》这梦,够狠,也够深,你敢不敢跳进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