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看二戰題材的電影,是因為片子裡除了槍林彈雨的交鋒,還有戰火背後的人性光輝。
荷蘭卻上映了一部特殊的二戰片。
別的電影都在宣揚正能量,它卻一黑到底——
《裡普哈根》
Riphagen (2016)
這是一部歷史傳記電影,講述了關於荷蘭二戰時期最大的戰爭犯、猶太人獵人“卡彭”裡伐艮的真實故事。
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在歐洲大陸對猶太民族施行了慘無人道的滅絕政策。
臭名昭著的集中營成了罪惡的根據地。
據統計,德國在這場種族清洗活動中屠殺了近600萬猶太人。
當時的政策是,舉報並抓獲一個猶太人,會有7荷蘭盾的獎勵。
在一次搜捕過程中,裡普哈根在一處人家裏,發現了一名猶太婦人。
裡普哈根先開口了:放心,我不是來抓你的,我是來救你的。
當然,這句話是說在了他發現老婦人的頭髮裡藏了一包鑽石之後。
老婦人起初很疑惑,但裡普哈根的確把鑽石連同身份證件一起還給她。
因為猶太人的房產早已經被徵收,老婦人變得無家可歸。
但他卻安慰老婦人:你就住在這裏,沒人敢動你。
裡普哈根有個條件,但現在外面情況緊急,德軍都在按名單抓人。
你們的資訊已經被暴露,人抓不到,但財產一定要上交。
在老婦人的引薦下,她周圍所有的朋友都將身上最值錢的物件交給了裡普哈根保管。
然而,是騙子,就會有收網的那一天。
裡普私吞猶太人財產的事情被上面知道後,他面臨被調查的風險。
結果他又說他能提供本地反納粹地下黨的地址。
條件是停止調查他。
這是他的特點,他非常謹慎,但同時又很大膽。
表面穩重老實,實則心狠手辣。
沒有立場,沒有國家興亡的榮辱,沒有民族仇恨。
然而時局變換,在盟軍的夾擊下,德軍節節潰敗。
裡普哈根又順勢將自己包裝成了忍辱負重的地下黨形象。
在得知當年的線人會在法庭露面接受調查,他再一次搶在調查員的前面,找到了她。
線人被他的威脅捏得死死的,到最後都沒有指證他。
很難想象,在做了這麼惡之後,他居然在調查人員的眼皮下安然生活了一個多月。
還按部就班地轉移財產,規劃跑路,直到最後順利逃到了境外。
二戰期間,被他送進集中營的荷蘭猶太人不計其數。
正義得不到伸張,真相就這樣被糊弄過去。
無獨有偶,這樣的事情,歷史卻總在重複上演。
由日本NHK出品的《731部隊的真相》。
日本方面就證實,曾經參與731實驗的大多都是日本大學的教授學者。
靠著在活人身體上實驗的資料,回到日本發表論文,高升後名利雙收。
殺人的劊子手,不但沒有接受審判,還搖身一變成了功臣。
最終,裡普哈根毫無誤傷地逃到南美阿根廷,受當地政治庇護。
一直活到1973年,“壽終正寢”。
影片讓我想起了北島著名的詩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這部電影看完,你能感受到邪惡,暴力與謊言聯合在一起具有多麼大的破壞力。
《裡普哈根》
導演: 位元·奎珀斯
主演: 傑羅恩·凡·康寧斯伯格 / 麗莎·紫微爾曼
豆瓣 7.5 IMDb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