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皆無完美,電影亦然。
如果只選一部趨近於完美的電影,以我粗陋的觀影量和品味來說,我選《美國往事》。
雖然它沒有在奧斯卡、歐洲三大電影節上收穫炫耀的大獎,imdb的排行也不算顯眼,故事與技巧也沒有如何驚世駭俗。
《美國往事/四海兄弟(臺) / 義薄雲天(港) 》
導演:賽爾喬·萊昂內
編劇:皮耶羅·德·貝納迪
主演:羅伯特·德尼羅 / 詹姆斯·伍茲
型別:犯罪
上映:1984-02-17(波士頓首映)
豆瓣 9.2 IMDb 8.3
這部電影由著名的賽爾喬·萊昂利導演,由他執導的《美國往事》、《西部往事》、《革命往事》被稱為“往事三部曲”。
影片雖然聚焦與黑幫的傳奇故事,卻一反傳統黑幫型別片的固話模式,以豐富的鏡頭語言將故事背後的人性與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
電影中的故事發生於20世紀的曼哈頓街頭,這裏幫派橫行,充斥著暴力、爭鬥、流血。
以麪條和麥克西為首的五個街頭小混混以搶劫、詐騙為生,他們誓同生死同進退,共享財富與榮辱。
在時代大背景下,圍繞著他們的故事慢慢展開,其中包含著友誼與算計、真誠與陰謀、野心與夢想等主題。
這是一部盜匪片,不是講述警察與黑幫的故事,而是以黑幫的視角展開,描寫他們在法律之外的黑社會內部生涯。
該片的靈感來源於哈里·格雷的自傳體小說《The Hoods》。其悲劇的故事讓萊昂內久久不能釋懷,於是他買下了這部小說改編權。
沒人能想到,整個劇本創作會用了將近15年,也沒人想到它的坎坷之旅就這樣開始了......
電影歷時十三年拍攝完成,耗資4000萬美元,拍好後剪輯成了四個多小時的版本。
1984年,導演萊昂利帶著自己最滿意的這個版本參加了戛納電影節,首映結束後觀眾反響很好,掌聲整整持續了15分鐘。
後來在美國上映時,因為考慮到觀眾無法在電影院坐四個小時,影片被強制剪輯成一個半小時的版本。
這個簡短版本讓整個故事情節支離破碎,觀眾都表示不知所云,根本看不懂導演想要表達的意思。
這導致影片未得到任何奧斯卡的提名與獎項,嘔心瀝血精雕細琢的作品遭此滑鐵盧,這讓導演萊昂利大受打擊,隱居鄉下差點一蹶不振。
對於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而言,這樣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至此以後,賽爾喬·萊昂內再也沒有拍過一部電影,幾年之後,便在一片爭論中鬱鬱而終。
好的影片不會被埋沒,當歲月變幻大浪淘沙後,那些曾被湮滅的精品終會顯露出它熠熠生輝的光彩。
十幾年後,四個多小時版本的《美國往事》重新走進影院,人們發現並認可了它超高的藝術價值,認為其是足可以與《教父》相媲美的一部精品。
可惜導演已無從知曉如此盛名。
《美國往事》時間跨度長達半個世紀,當時正是美國西部拓荒時期,說的確切點是美國夢的時代。
影片以人物的少年、青年、老年為時間片段,分別為1921、1933、1968年上下,跨度近40年的來隱晦地講述美國夢的升騰與幻滅。
傳統的好萊塢黑幫電影是血腥而赤裸裸的,充滿了打砸和縱火等行為,並且有一套不變的黑幫片運作模式,比如刻板的情節和固化的人物。
儘管《美國往事》中也有這樣的內容,但是導演在敘事上並沒有專注於描述這些因素,也沒有在動作劇情上付出太多關注。
而是更多地關注故事的人物關係和背後的內容。
這些靈魂的表現使得電影更加具藝術性。
《美國往事》作為好萊塢流暢剪輯和黑幫型別電影的傑作,是一部值得反覆欣賞的電影。
在導演的鏡頭語言方面,電影幾乎完美的呈現了故事的全貌。
攝影機鏡頭在三個年份間切換,透過倒敘,插敘勾勒出了整個故事。
在悠長的配樂聲中、在如油畫般精美的圖景中、在起承轉合的情節轉換中,個人命運在特殊時代奮起與沉淪、輝煌與落寞,最終殊途同歸。
影片中的每個場景都經過耐心的拍攝和修飾,同時影片在音樂選擇的獨創性上也是深刻的。
影片中的配樂不僅暗示了救贖的主題,也暗示了其他內容。
從各個情節的歌詞和曲調中,我們聽到了英雄的熱情,在那個時代流露出了人們對美國的渴望,以及對新生活的渴望。
更重要的是導演巧妙運用配樂表達了對美國夢的幻滅並闡述了英雄的悲劇命運。
電影配樂師埃尼奧·莫里康內選用了排蕭等非常符合影片“神秘”、“夢幻”特色的樂器,使音樂表達了畫面所無法表達的東西。
賽爾喬·萊昂內打入好萊塢,派拉蒙就想讓其拍攝《教父2》,雖然科波拉在《教父》獲得成功,但派拉蒙並不買賬,但最後萊昂內婉拒《教父2》。
當時很多人覺得萊昂內很不理智,倘若賽爾喬·萊昂內真同意執導《教父2》,那麼今天的觀眾就很有可能無緣看到今天這部長達四個多小時的黑幫史詩《美國往事》。
萊昂內潛心研究四百頁劇本,當時的科波拉早已功成名就,已過去九年之久,但萊昂內手裏的劇本無人問津。
在等待影片投資的11年間,每年戛納電影節萊昂內都會手捧劇本坐在會場,等待投資商。直到1983年,艾隆·貝爾決定投資。
萊昂內決意孤注一擲他奔赴歐洲各地取景,只爲了能夠銀幕上呈現一個原汁原味的上世紀二十三年代的紐約。
阿爾·帕西諾和傑克·尼科爾森都接到過出演該片角色的邀約,但是他們都拒絕出演。
羅伯特·德尼羅,好萊塢演技派的扛鼎代表,成為眾多年輕演員及影迷們的教父級偶像,即使和演技之神“馬龍白蘭度”相提並論,亦毫不遜色。
提起羅伯特·德尼羅,有幾個導演避無可避,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賽爾喬萊翁內,這三人自不必多言。
他們充分挖掘了德尼羅在黑幫電影中的表演天賦,德尼羅也成就了他們一代宗師的導演地位,唇齒相依,互為因果,註定成為傳奇往事,也讓黑幫片達到了型別片所能達到的最高階形態,再難突破。
當然除卻這部赫赫有名的影片以外,德尼羅還出演了為數眾多的經典黑幫片,諸如《賭城風雲》,《布朗克斯的故事》,《盜火線》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所以羅伯特·德尼羅才被影迷們戲稱為“黑幫教父”。
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和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都是模仿這部偉大的電影。
羅伯特·德尼羅來華的時候,姜文在長城烽火臺為其慶生,期間放起了《教父》的音樂並送上了手書的卷軸,上寫“無雙”二字,熨帖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