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討厭死亡。
生命終止,一切灰飛煙滅的感覺,實在太糟糕了。
但卻有一群人,他們卻必須面對死亡。
只要有人死去,他們的工作才正式開始。
今天推薦一部走心劇,聚焦一個和死者相關的特殊職業——
《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
導演: 金成浩
編劇: 尹智蓮
主演: 李帝勳 / 湯峻相 / 洪承熙
豆瓣 9.1 IMDb 8.5
開分9.0,現在攀升到了9.2。
不得不說口碑十分驚豔。
一般情況下,都是由於出現了非正常死亡,才需要聘請遺物整理師對逝者住所進行清理和消毒。
有的是血淋淋的第一死亡現場,有的則是腐蟲遍佈的廢墟。
要勝任這項工作,必須有超出常人的強心臟和承受力。
與此同時,出於職業的特殊性,社會上依然帶有不少偏見,覺得他們晦氣。
也有不少人,理所當然地把他們當作搜刮逝者財產的工具,或是打掃死亡現場的清潔工。
可魯,是一名亞斯伯格症患者,在語言和情感方面的理解有障礙。
他喜歡一個人獨處,經常喃喃自語。
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去水族館看各種魚類,仔細觀察和辨別魚兒今日與昨日的區別,讓海族館的人都為之嘆服。
因為他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驚人的觀察能力,還有非常嚴謹的邏輯思維。
他的正式工作,是與爸爸一起做“天堂移居”,又名“遺物整理師”。
所有的生命體,都會迎來死亡的一天。
人並沒有完全消失,靈魂永存,只是從人間到了天堂。
遺物,或多或少是一個人在人間一生的見證,無論是對親人還是逝者本身,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可魯與爸爸,就是做這樣的搬家工作,整理遺物,幫逝者做最後一次搬家。
隨後,便開始將合影照片、信件、具有私人記憶的物品,以及無法交付給親朋好友的東西都整理好,再放入到一個黃色的盒子中,寫上逝者名字。下面附有一行小字:願逝者安息。
期間父子二人還會憑藉逝者的這些物品,猜想其生前往事,對這個人的秉性、習慣和性格進行談論。甚至於,讓逝者的親屬們得以瞭解那些被隱去的“秘密”。
這其中最艱難的委託,來自可魯唯一的依靠,爸爸韓靜佑。
早就知道自己患病、時日無多的韓靜佑,簽下了一份協議,把照顧兒子的重任交給了自己異父同母的弟弟,曹尚久。
生活不檢點,邋里邋遢,還蹲過監獄的曹尚久,怎麼看都沒辦法擔當起監護人的重任。
整個劇集,可以說就是男主韓可魯和叔叔曹尚久的蛻變之旅。
透過為他人整理遺物,他們也對死亡和愛有了新的感悟。
作為亞斯伯格綜合症患者,韓可魯古板、固執,甚至都不願意跟父親擁抱。
父親意外去世後,他把父親的骨灰放在家中,不願面對過去。
可以說,雖然每天干的是和死亡打交道的行當,他卻無法真正面對父親的死亡。
叔叔曹尚久,原本是個打黑拳的小混混,和家人的關係很差。
在哥哥死後,他爲了遺產才被迫當起韓可魯的監護人。
卻也在和可魯相處、進行遺物整理工作的過程中,曹尚久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謎底……
在這裏。
熱愛生活的幼兒教師,因被爛人糾纏而無辜喪命。
由此,弱勢女性獨居的弊端,以及她可能遭受到的潛在威脅彰明較著。
見義勇為卻死在病患刀下的年輕醫生,心繫同性戀人。
從他父母反感的態度中,我們能覺察到這一群體追愛過程中的痛楚與無奈。
還有被社會遺棄、選擇一同赴死的老人,以及苦苦尋覓生母卻先一步心臟病發的棄兒。
每一個話題放在現實社會中都是刺眼的、凜冽的。
在深刻剖析事件核心之後,都會讓人牽動惻隱、難以直視。
但本劇選擇規避那些銳利的切口,不以抨擊社會現實為主旨,反而在苦寒世界中觸達人性光輝。
劇中的這些邊緣人物,在遺物中藏著自己揹負的痛苦,也寄託着自己心中的希望。
當我們透過遺物正視死亡,回溯他們的一生時,看到的是人們努力生活的痕跡。
這部十集全的網飛電視劇改編自韓國作家金璽別的散文集《離開後留下的東西》。
作者本人正是一名遺物整理師,他把工作中親身經歷的所見所感,整理成一篇篇小文章釋出,後來出版成冊。
因為作品和工作的獨特性,也上過不少節目介紹這種特殊業務,以期減少社會對這種行業的偏見。
電視劇就是以書中這些人生故事為基礎改編的。
書裡有一個終極問題:人終有一死,我們該如何面對無法避免的死亡?
《我是遺物整理師》告訴我們,死亡不是可怕的、悲傷的、晦氣的。
死亡意味著,曾有一個人心懷希冀來到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