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倒數第二個鏡頭長時間停留在一對年輕戀人本恩(達斯汀-霍夫曼 飾)和伊萊恩(凱瑟琳-羅斯 飾)身上。
他們逃離了教堂。
在那裏,她本應在父母的迅速安排下嫁給另一個男人。
更重要的是,他們逃離了自己的家庭和老一輩。
他們在大逃亡中登上一輛公共汽車,看著身後的一切,不禁開懷大笑。
當《寂靜之聲》第三次重現時,他們的笑容逐漸消失,轉而露出茫然的神情。
此時此刻,他們在想什麼呢?
突然間,整部影片的基調發生了變化。
因為他們在逃避過去,在走向不確定的未來,質疑自己是如何來到這裏,現在又該何去何從。
畢業生
再次觀看開頭的畫面,我回想起自己熟悉的感覺:他被許多人包圍,但又感覺一如既往的孤獨。
本坐著發呆,特寫鏡頭強調了他。
此時的他在擁擠的飛機上。
隨後,他站在移動的人行道上,被迫向前走。
回到家後,他只想待在自己的房間裡思考自己的未來,但他的父母和朋友卻談論他的成就,但這一切看起來都是自我安慰。
剛出校門的本恩對自己的前途十分迷茫,偏偏在這時遇上了風流的魯濱遜太太(安妮•班克羅夫特 飾 ),魯濱遜太太卻一再勾引本恩。
羅賓遜太太是唯一一個看到本漫無目的的人,她跟著本來到他的房間,闖入他的私人空間。
她是一個捕食者,被困在空虛的生活中,伺機撲向一個年輕有為的男人。
她只是因為意外懷孕才結婚的,她放棄自己喜歡的藝術事業,有一個不務正業的丈夫。
她向本恩宣示自己的主導地位,把他領進自己的家,並開始了她的行動:她給他倒酒,放恰恰音樂,公開自己的私生活。
他本可以起身離開,但他沒有。
本恩說:"羅賓遜太太,你想引誘我"。
她對此一笑置之,輕描淡寫。
她不僅是個"狐狸精",還是個操縱者。
她知道,讓本恩相信這是他自己的選擇,纔是讓他上鉤的最好辦法,在他空虛的生活中,選擇做一次冒險和刺激的事情。
在本與羅賓遜太太偷情時,《寂靜之聲》這首歌第二次響起。
與他們偷情的場景穿插在一起的是本恩在家的畫面:他在泳池中漂流,關上房門,陷入沉思。
本從泳池中出來,走進自己的家,然後走出酒店的浴室,和羅賓遜夫人一起上床。
他躺在床上,然後起身,鏡頭後面是家裏的客廳,在那裏他辭別了父母。
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和羅賓遜太太在一起,本恩都飄忽不定。
這個鏡頭捕捉到了一代人的困惑。
從本恩躍出泳池到跳到羅賓遜夫人身上的另一個過渡,被父親的聲音打斷。
本恩漂浮在泳池中,透過太陽鏡仰望父親,他的身體被陽光遮住了,幾乎變成了一個剪影。
與此同時,我必須承認這部影片的不完美之處。
由於節奏明快,影片的敘事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在介紹伊萊恩(凱瑟琳•羅斯 飾)時。
在與羅賓遜太太幽會的過程中,本恩遇上了太太的女兒伊萊恩,本恩被她的純真青春深深吸引。
羅賓遜太太禁止本恩帶她出去,但迫於家庭壓力,他必須這麼做。
在隨後的相處過程中,本恩向伊萊恩吐露了愛意,隨後兩人開始了正常的戀愛關係。
但當本和伊萊恩第一次約會時,劇情已經過半。
本恩和伊萊恩的戀情就此展開,這讓羅賓遜太太很不高興,她威脅要揭露這段婚外情,讓本恩和伊萊恩分開。
羅賓遜太太試圖破壞兩人的約會。
與此同時,從母親的震怒中伊萊恩也覺察到一些內情,在這一過程中深深地傷害了伊萊恩的感情。
伊萊恩非常傷心,倉促同意了另一個人的求婚。
本恩衝向伊萊恩結婚的教堂,他要力挽狂瀾,隨後也就是開篇的劇情。
與之前提到的關於本恩和羅賓遜夫人不同,伊萊恩的迅速原諒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
為什麼伊萊恩會如此輕易地原諒他?誰知道呢?似乎只需要一個吻就夠了。
在最後的36分鐘裡,本恩跟隨伊萊恩來到伯克利,兩人重修舊好,影片以極快的速度推進。
這部影片引發了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伊萊恩的角色是母女之間存在的怨恨,體現了60年代女權主義的不確定性。
羅賓遜夫人想阻止女兒陷入與本恩的愛情承諾中。
然而,她安排婚禮顯然是爲了將伊萊恩鎖在與他人的婚姻中。
羅賓遜夫人似乎試圖透過強迫伊萊恩也這樣做來報復她的女兒,因為她的女兒剝奪了她美滿的生活。
雖然這樣的討論很吸引人,但它們也是觀眾爲了創造不存在的意義而進行的對話。
《畢業生》雖然不是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但它仍然是我的最愛之一。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電影,它們能夠直擊我們的心靈。
《畢業生》感覺就像我的一位老朋友來訪,他們見證了我人生中的許多起起落落,他們的存在提醒著我,我曾經在哪裏,我將去哪裏。
無論今後何去何從,我都必須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要記住自己曾經擁有的精神,這樣纔不會與後代脫節。
否則,那沉默的聲音將繼續迴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