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20世紀90年代,好萊塢的犯罪動作電影,除了有像《空中監獄/驚天動地(港) / 空中囚犯 / 罪犯的空中之旅》這類,罪犯和警察鬥智鬥勇的影片,還有一類也非常受歡迎:一對親如兄弟的警察拍檔,邊追查逃犯,邊打嘴炮,喜劇、犯罪兩不誤。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95年,由威爾·史密斯和馬丁·勞倫斯聯合主演的《絕地戰警》系列。
(《絕地戰警》系列海報)
對小奈來說,《絕地戰警》系列的魅力不僅在於威爾·史密斯和馬丁·勞倫斯的搭檔,還有邁克爾·貝的導演才華,他標誌性的爆炸場景簡直不可或缺。
有高強度的槍戰:
(《絕地戰警2》截影)
飆車追逐,上演“速度與激情”:
(《絕地戰警2》截影)
刺激的打鬥場面:
(《絕地戰警1》截影)
也正因如此,當得知《絕地戰警3》將交由兩位新晉導演阿迪爾·埃爾·阿比和比拉勒·法拉赫掌鏡,許多觀眾會很失望:新導演們能否繼承邁克爾·貝的火爆風格?能否創造讓觀眾熱血沸騰的大場面?
(導演阿迪爾·埃爾·阿比和比拉勒·法拉赫(從左到右))
顯然,結果並不盡如人意。
《絕地戰警:疾速追擊/絕地戰警3 / 重案夢幻再重組(港) / 絕地戰警FOR LIFE(臺)》(以下簡稱《絕地戰警3》)在豆瓣的評分墊底,僅5.6分,就足以說明問題。
(《絕地戰警:疾速追擊》豆瓣評分截圖)
可口碑差又不代表票房低,好歹《絕地戰警3》還收穫了全球4.2億的票房,續集繼續拍下去是完全有必要,可就在專案全面啟動的階段,意外發生了。
威爾·史密斯竟然TMD在奧斯卡頒獎禮上怒扇主持人克里斯·洛克,想必大家對這件事都記憶猶新吧,這一巴掌的結果就是——輿論譁然,風評一邊倒向克里斯·洛克,歐美全網狂噴史皇。
(一幅威爾·史密斯掌摑克里斯·洛克事件繪製的塗鴉藝術作品)
索尼影業一看這輿論勢頭不對啊,就立刻停止了《絕地戰警4》的專案推進,等到事件歸於平靜,再把專案抬上來。現在想想,史皇這一巴掌,真是差點把《絕地戰警4》給腰斬了。
今年,《絕地戰警4》迴歸,一上映就拿下了北美本土票房首周冠軍,票房達到了5600萬美元,乍一看勢頭挺盛。可到了6月22日,大陸上映,表現卻和北美本土大相徑庭,開局三天僅收穫2000萬人民幣。
(《絕地戰警4》貓眼票房截圖)
觀眾反應冷淡,不少網友吐槽觀看這部片子簡直是受罪,批評裡滿是對“油膩老男人賣萌和冷笑話”的不滿。
(《絕地戰警4》豆瓣網友評論截圖)
那麼,這部影片到底值不值得一看?究竟好不好看?今天小奈就和大家一起聊聊。
《絕地戰警:生死與共/絕地戰警4 / 兩個鬼佬4 / 重案夢幻重組再重組(港)》
Bad Boys: Ride or Die
(以下沒有高能劇透,可放心閱讀)
01、一場陰謀
30年前,在邁阿密警局,有個聞名遐邇的“壞男孩”組合。
一位是風度翩翩、桀驁不馴的麥克(威爾·史密斯 飾),他無論走到哪裏都自帶閃光燈。
另一位是忠心耿耿、恪盡職守的好爸爸、好丈夫典範馬庫斯(馬丁·勞倫斯 飾)。
(麥克和馬庫斯(從左到右))
搞笑的是,兩人性格完全不合,一見面就互掐。
不論是在街頭緊張的追逐中。
(《絕地戰警2》截影)
還是工作時間之外的對峙。
(《絕地戰警1》截影)
他們總能透過爭執和無言的理解來化解危機,展現出一種獨特的合作方式。
這叫什麼?
“天選組合”。
就這樣,他們一起攜手走過了30年,彼此也都到了退休養老的生活。年過五十的情場浪子麥克,終於決定收心,娶了一生摯愛。
在婚禮現場,老搭檔馬庫斯難言激動之情,跳了一舞,結果心臟病復發,差點掛了,鬼門關外走了一遭的馬庫斯,感受到了生與死的真諦,甦醒後的他,像是打了雞血一樣,準備重新開始擁抱自己的新生活,可就在這時,“暴風雨”來了......
兩人的上司,霍華德被指控生前收了毒梟的大筆錢財,變成了幫助販毒團伙隱瞞罪行的腐敗警察。麥克和馬庫斯,堅信霍華德是清白的,他們知道他的人品。就在他們準備替老上司洗涮冤屈的時候,也被牽扯其中,一時間成爲了“全美知名”的通緝犯。
面對一系列新的、令人興奮的挑戰,這對“怨種兄弟”不得不再次走回江湖。
那麼,在被毒販和前同事雙重追擊的壓力下,這對黃金搭檔能否成功洗清自己的名譽?
bad boys,回來嘍!
02、優缺點
《絕地戰警4》毫無疑問是一部經典爆米花電影,視覺效果炸裂的無腦爽片。目前豆瓣評分6.5、爛番茄64%,爆米花97%,這個成績算不上好,但在爆米花電影裡還真不算太差。
(爛番茄《絕地戰警4》評分截圖)
先來說說電影的優點吧,既然是爆米花電影,肯定離不開一個“爽”字。
動作場面炸裂,將傳統的動作電影元素與現代的攝影技術融合,同時在動作細節上也表現得極為精緻。
導演利用了先進的無人機拍攝技術,精準捕捉了每一個動作場景的動態,使畫面顯得更為真實和引人入勝。鏡頭的快速轉換和動態追蹤增加了電影的緊張感和沉浸感。
尤其是在高速追車和空中對戰的鏡頭中,第一人稱視角和高速攝影的應用不僅增強了速度感,也使觀眾感覺自己置身於驚險的現場。
優點說完了,再來聊聊缺點。
既然是爆米花電影,視覺上的“爽”就會自然而然對應故事上的“差”。
話說都2024年了,好萊塢大片的劇情,依舊如此老套和公式化,真的讓人很難相信。電影中包含了很多經典動作電影的常見元素,比如被冤枉的警察、尋找隱藏的內鬼、以及清洗冤屈這樣的情節,這些都讓人覺得缺乏新意,有時候甚至可以預測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雖然導演嘗試透過引入一些現代元素和創新的拍攝手法來讓這些情節顯得不那麼平庸,但這些新加的內容有時整合得不夠自然,讓整個故事的流暢性受到了影響。
在人物角色的塑造上,電影也顯示出了一些不足。雖然主角們得到了比較充分的展示和深入的刻畫,但這刻畫的也太神經質了吧,尤其是馬庫斯,心臟手術之後,不僅神經還經常犯蠢,每次看到他在行動中自作主張、亂來一通,真是讓人感到莫名的厭惡,好像他的心臟不是正常人的,而是安了個鋼鐵支架,怎麼折騰都不怕。
主角刻畫的太過於深入,就會導致配角的價值和個人魅力刻畫不足,特別是反派角色,極其單薄且缺乏層次,除了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的工具人,和主角以往劍拔弩張、爭鋒相對的衝撞感是一點也沒有體現出來。
電影在嘗試創新的同時,還沒有完全擺脫20世紀90年代好萊塢傳統動作片的影子。
除了故事差,角色塑造趕不上系列前作,就連繫列最重要的元素,雙男主的嘴炮笑點也變得不好笑了。換句話說,《絕地戰警4》整部影片充斥著一股濃濃的美式幽默的塑膠感和插科打諢的尬感。
馬庫斯在飛機上,不知為何突然把麥克比作驢子,你以為他要講個冷笑話,緩和一下氣氛,結果氣氛比之前還冷,而後他又用這個驢子的笑話來幫麥克克服他的驚恐症,就不理解,為什麼是驢?難道是因為麥克這人倔強得像頭驢?
還有,麥克的驚恐症是什麼時候有的?導演和編劇好歹也稍微鋪墊一下吧。
在一場緊張的槍戰中,馬庫斯突然伸著舌頭去吃彩虹糖罐,雖然之前醫生有囑咐他,心臟負荷較差,要戒糖,戒油、戒高熱量,他為此戒了好一段時間,可不至於在大敵當前,危險時刻,還顧著吃吧,一看就是典型美式個人英雄主義,一人九命,不怕死的節奏。
這種奇奇怪怪的情節,在片子很多很多,這種“笑點”不僅沒有緩解緊張氣氛,反而讓觀眾感到困惑,這是在拍攝一部動作片,還是在錄製一檔喜劇節目?
可以看出,導演很想要努力延續前作系列的精華,併爲之發揚光大,可在嘗試複製前作的搞笑元素時過於生硬,缺乏自然和流暢的過渡,且忽略了創造新穎和貼合情境的幽默,導致整部電影在幽默表達上顯得力不從心,甚至讓人覺得這些笑點是湊數的。
03、狗尾續貂
《絕地戰警》系列首部是在1995年,由導演邁克爾·貝執導,電影一上映,大放異彩,僅用2300萬美元的成本就收穫了驚人的1.4億票房,堪稱票房奇蹟,並一舉將兩位主演——威爾·史密斯和馬丁·勞倫斯推上了好萊塢的一線明星寶座。
(《絕地戰警1》劇照)
2003年,由邁克爾·貝執導的《絕地戰警2》也延續了這種成功,全球票房高達2.5億美元。邁克爾·貝在第二部中,對動作場景的精心處理確保了這部續集的吸引力,但與此同時,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也大幅提高,遠超第一部的投資。所以即便票房超兩億,可相對於投資的回報率卻並不理想。到了《絕地戰警3》開始,系列在口碑方面明顯開始走下坡路。
原因?很簡單。
炸裂的大場面和爽快動作一直是《絕地戰警》的招牌,爆炸貝的手法雖然直白無腦,卻足夠震撼,讓人大呼過癮。換了導演之後,新晉的年輕導演試圖在劇情上做文章,希望增加更多的文戲和深度,結果卻是老調重彈,創新不足。儘管依舊保留了一些大場面,但相較之下明顯縮水,沒有了以往的那種驚心動魄。
導演換人帶來的變化,未能給這個系列帶來新的活力,反而使得《絕地戰警》開始失去了它的魅力和粉絲的期待。一部接一部地續作,質量不斷下滑,讓人不得不感慨:
這就是典型的狗尾續貂。
真心建議製片方不妨停一停,省省吧!別再拍了,越拍越離譜,反倒不如把《絕地戰警》這個IP,永遠保留在觀眾記憶裡,讓它成為真正的經典,不被這些無疾而終的續集玷汙。
當然,這回頭一想,畢竟是好萊塢嘛,只要系列不賠錢,有的賺,為啥要停?
有錢不賺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