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個話題:什麼是你長大後才知道的事情?
熱評第一的是: 承認自己的平凡需要很大的勇氣。
小時候的我們總以為自己是最特別的一個,幻想著長大後一定幹出一番大事業,可待真的長大了,卻發現自己不過滄海一粟罷了。
但成為一個普通人真的很遜嗎?
這個問題在看完今天的推薦後,想必會有新的答案——
《俗女養成記》
最初關注到這部劇是因它被稱作臺版《請回答1988》,「請回答」系列不止一部,可《1988》仍是很多人心中最治癒的存在。
今天推薦的這部《俗女》系列,目前一共製作了兩季。
豆瓣均是 9.3分。
故事是這樣的。
陳嘉玲 (謝盈萱 飾) 是典型的都市大齡三無女……中年。
人到40,無房無車無老公,在臺北生活二十年,卻是始終融入不進的“北漂”一族。
雖有個相戀四年的同居男友,卻早被生活磨光了激情,每日同牀共枕不像情侶,更像舍友。
在被街拍採訪笑稱像老夫老妻後本決心大“幹”一場,重燃愛火。
就在千鈞一髮之際,陳嘉玲突然發現自己來了“親戚”,倆人非但不覺沮喪,反而雙雙鬆了一口氣。
你看你的星際大戰,我翻我的時尚雜誌,多麼和諧...
感情上得過且過,個人生活也不輕鬆。
房東太太總喜歡將沒用的雜物堆放到嘉玲屋子,說了N遍礙事的梳妝檯,第二天還是照常出現在客廳。
最難以接受的是擁有備用鑰匙的她還時常自顧自進門翻找東西,大吃大喝,美其名曰:替你們清冰箱了!
個人隱私,不存在的!
生活、感情皆不順的嘉玲,工作也一樣糟心。
外表風光無限的總經理特助,實則是24小時私人保姆。
對內替老闆娘監督老闆吃藥吃蔬果;
對外替老闆照顧“小三”;
上廁所時間要騰出手接老闆娘奪命連環call;
休息日不忘陪“小三”看房子。
你以為這就完了?
不,生活總能在你最喪的時候給你來個致命一擊!
陳嘉玲收到請柬,曾經那位不愛洗澡、邋里邋遢成天打電動的宅男前男友居然要結婚了!
這等極品也能結婚?陳嘉玲抱著看好戲的心態欣然赴約。
結果來到現場傻了眼……這宅男怎麼變成帥哥了?而且旁邊新娘還是貌美如花的暢銷作家?!
故事成功偏離陳嘉玲預期,同桌的昔日好友一邊聊著自己的育兒經,一邊勸嘉玲別太挑,趕緊嫁。
插不上話也不願陪笑的嘉玲只好用酒精麻痺自己,所謂酒壯慫人膽,喝嗨了的陳嘉玲拉住新娘就是一頓亂侃。
這婚禮有沒有攪黃不知道,起碼陳嘉玲真的爽了!
既然爽,就要爽到底,不願意再拘泥於眼前死氣沉沉生活的陳嘉玲終於決定開始反抗!
工作,老孃不幹了!
感情,老孃不要了!
然而正如她上一秒雄赳赳走出辦公室,下一秒就無助的痛哭一般,離開男友辭掉工作的陳嘉玲開始破罐破摔。
白天對酒當歌,夜晚顧影自憐。
直到弟弟陳嘉明前來從“廢墟”中拽出了她,決定帶她回家。
如果說前面看著這是個“喪”劇,那麼陳嘉玲小時候這一part則是滿滿的治癒感。
陳嘉玲小時候與爸爸媽媽、阿公阿嬤還有小弟弟住在一起。
三世同堂的他們經營著一家中藥堂,家裏雖不富裕卻總能傳出歡聲笑語。
這一幕頗有《1988》的感覺
爸爸不小心租到了成人影碟,一家人手忙腳亂想要擋住畫面,生怕嘉玲看到不該看的。
藉此機會準備正式向嘉玲科普[兩性]關係,阿公嘟嘟囔囔說不出口,媽媽說的很委婉,還是阿嬤直接,一句話總結: 婚前是處女,婚後才幸福!
聽到這句話,小嘉玲一臉懵,身後的大人們卻都慌了神兒。
爸爸:“我們那不算,都已經訂婚了。”
阿公:“你那時候可是答應嫁給我了!”
再看阿嬤,一邊哭一邊鬧:“人家都說了不要,你硬要……”
爲了不讓嘉玲跟男生獨處一室,媽媽硬生生將門把手搖了下來。
被“你是你爸爸撿來的”騙了的嘉玲離家出走,一出“尋人廣播”,被阿嬤搞成了家庭吃瓜會。
嘉玲要去臺北唸書,爸爸跟阿嬤cos了「坐摩托車遇到壞男孩如何拒絕108式」系列教程。
這些搞笑的點滴都成為長大後嘉玲心底美好的回憶,在她迷茫時總想著回家,卻又害怕回家。
因為一直以來,她似乎都是那個令人失望的孩子。
兒時的嘉玲生性頑皮,成績不好,還總跟一幫男孩子混在一起,媽媽時常拿她來與成績優異的表姐對比,指責嘉玲不夠“女孩子”。
讀大學時,媽媽一心想要她留在臺南,她卻偷偷將志願改到臺北。
小時候阿嬤總說女孩子不要想太多,越晚嫁,嫁的越差,可到了40歲的她仍任性的取消婚約。
然而家,之所以被稱為避風港,就是因為它總是無限的包容著我們。
媽媽得知嘉玲考上臺北學校,賭氣不理她,卻半夜偷偷爬起來給她錄影片,將東西齊齊整整放好,生怕她落下什麼。
阿嬤安慰嘉玲:現在時代不同啦,很多孩子都不嫁人的。
阿公為陳嘉玲起名,“嘉”代表美好,“玲”代表好聽。
嘉玲對於阿公來說
就是那個最好 最漂亮的孩子
嘉玲對阿公說的話
都是最好聽的
爸爸說我們嘉玲天真活潑,很可愛呀。
弟弟陳嘉明是同性戀的事,媽媽在他高中時就知道了,沒有責怪,沒有追問,而是偷偷去查書籍,問義工。
不是急衝衝想要把兒子「掰直」,而是擔心活到30多歲還不敢跟外人說的兒子有多麼辛苦,想要告訴他不是一個人。
這一件件似乎都是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小事,沒有過分煽情,卻總有某個點直戳心窩。
劇中有一個片段記得特別清楚,阿公年輕時曾遭鎮壓迫害,導致他非常害怕警察,在嘉玲離家出走後,他在警局外徘徊許久,還是咬牙進去報了案。
他不是不害怕了,而是跟孫女安危比起來,自己的事不算什麼。
也許這就是家人的意義,平時說不出來特別動人,特別轟轟烈烈的大事,可在失意難過時總能想起相處時這些零星片段, 也正是有了家人的存在,給予我們前行的動力。
年少時,我們總以為自己會成為特別的人,長大後卻發現我們只不過是萬千普通人之一。
沒有活成自己期待的樣子並不可怕,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歡樂與幸福,也可以在各自的軌道里發光發亮。
最重要的是,淑女也好,俗女也罷,無論成爲了怎樣的人,家人的存在都是我們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勇氣。
正如陳嘉玲所說:
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做夢又醒過來。
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你沒時間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自己。
所以現在還在拘泥於自己不夠好的你們,不如放寬心,重新正視自己,畢竟媽媽們只希望我們: 平安健康,這樣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