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懸疑片《告白/自白(港)》已上線,不過並不是松隆子的那個《告白》,其實本片翻譯成《坦白》比較合適。
是不是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這種橋段:重要人物在死之前總要坦白一些驚天大秘密。
但是萬一沒死成呢?《告白/自白(港)》這部影片便以這樣的設定,展開一場74分鐘的心理戰。
故事發生在一場暴風雪中,兩位大學時代的摯友淺井(生田斗真飾)和韓國留學生智英(梁益準飾)在登山途中遭遇意外。
智英在絕望中坦白了自己多年前殺害同學小百合的罪行,以求死前能夠不帶著罪孽離開。
而淺井則因這一突如其來的坦白陷入了深深的疑慮和恐懼,不過考慮到智英將死,淺井也安慰他,這麼多年過去了,你內心的痛苦也可以放下了。
不過就在這時,淺井突然發現不遠處有個小木屋。
故事就此變得有意思。
兩人找到一處山中小屋暫時避難,智英活了過來。
而此時的氣氛也開始尷尬了起來。
影片的驚悚元素主要體現在小屋內兩人的互動上。
智英的坦白讓淺井開始懷疑他的動機,害怕被殺人滅口,而智英也逐漸表現出對淺井的不信任。
隨著劇情的推進,兩人之間的關係逐漸惡化,最終演變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追殺戲。
小屋的特殊結構為這場追殺提供了天然的舞臺,使得影片的節奏更加緊湊和刺激。
兩人的對手戲火花四濺,讓觀眾在緊張的氛圍中也能感受到角色的內心掙扎和情感衝突。其實個人覺得智英這個角色演繹得還是不錯的。
本片的設定無疑是最佳亮點,片長只有74分鐘,節奏也緊湊。
奈緒飾演的小百合雖然在回憶裡,不過也起到了關鍵的幾個反轉的作用。
可惜的是,在兩人信任被打破之前,劇情纔是最有意思的,考驗心理戰。
而一旦信任被打破之後,故事就稍微有點乏味,就變成了純粹的追殺電影。
可能這也是本片口碑不佳的原因吧。
還有後半段多次使用jump scare來推進劇情,導致觀眾逐漸產生審美疲勞。
而結局的反轉雖然出人意料,卻顯得有些牽強和令人不滿。
這種處理方式雖然為影片增添了一絲懸疑色彩,但也削弱了前半部分情節的真實感和衝擊力。
不過還是挺有創意的,感興趣不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