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資訊
專拍禁片,被迫背井離鄉逃亡,最後憑藉《神聖無花果之種/一念菩提》拿下戛納大獎!
今年戛納電影節上嶄露頭角,榮獲了評審團的特別金棕櫚獎的《神聖無花果之種/一念菩提(臺) / 神聖無花果的種子 / 菩提之種 / 神樹之種》,來自伊朗,但有趣的是,本片在伊朗國內被全面禁播。
這部豆瓣評分8.3的影片,源於一位名叫Mahsa Amini的女學生,她因被宗教機構拘留而不幸離世,此事件引發了伊朗女性的呼聲。

導演拉索羅夫頂著巨大風險,悄然完成了這部傑作,
但伊朗當局便勒令撤片,判處其鞭刑並監禁8年。其製作團隊以及主演也被禁足。其實早前,拉索羅夫就經常因為拍電影被伊朗監禁,例如四年前榮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無邪/惡與他們的距離(港) / 沒有邪惡》。
在拍完這部《無花果》之後,最終流亡歐洲的拉索羅夫決定帶著主演的照片出席戛納電影節。

最終在戛納電影節上嶄露頭角,榮獲了評審團的特別嘉獎。
父親身居司法要職,因職責所繫,不得不直麵當局所施加的重重壓力。
他竭力在維護家庭穩定與職業安全之間尋求平衡,這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隨著外界呼聲日益高漲,家庭的每個成員也逐漸受到波及。
爲了家人的安危,父親攜帶了一柄槍械回家,然而這一舉動卻引發了家庭成員間的猜疑與隔閡。

家中育有兩個女兒,一個正在求學階段,另一個則尚處年幼。
在父親的庇護與社會的動盪中,她們逐漸學會了為自己發聲。

母親則試圖在古老傳統與現代變革的交織中尋找自己的立足點。
她的不斷退讓與妥協,使她在家庭紛爭中扮演了一個異常複雜的角色。




隨著劇情的深入,我們目睹了父親從家庭的守護者蛻變為壓迫者的過程。



最終,一家人回到了父親的故土,一場激烈的衝突隨之爆發。



導演以細膩而真實的筆觸,刻畫了角色們複雜的內心世界以及在那個社會環境下的苦苦掙扎。
從最初的司法者到家庭壓迫者的轉變過程在細節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影片巧妙地融合了真實的抗議畫面與虛構的故事情節,使得整部作品更具現實感與感染力。
這種獨特的處理方式不僅提升了影片的真實性,更讓觀眾能夠深刻感受到角色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他們內心的掙扎。

儘管影片在敘事節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例如插入真實抗議畫面可能使得故事線略顯斷裂。
但這些小瑕疵並不影響影片整體的藝術價值與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