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7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紅毯上,出現了這樣一幕。
一位來自伊朗的導演,手中舉著兩位主演的照片走完了紅毯。
因為兩位主演被伊朗當局禁足,就連攝製組也遭到了審訊。
導演穆罕默德·拉索羅夫爲了拍這部電影,付出了很多。
被當局以“危害國家安全罪”判處監禁、鞭刑、沒收財產、終生禁拍。
這部電影也被勒令退片,最終,他以偷渡的方式逃到了歐洲,獨自一人出席了電影的首映禮。
電影背後的故事太過曲折,從伊朗走到戛納,拿下特別金棕櫚獎,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辛。
《神聖無花果之種/一念菩提(臺) / 神聖無花果的種子 / 菩提之種 / 神樹之種》
為什麼這部電影的誕生如此的艱難。
因為拉索羅夫的作品,總是在抨擊當局、揭露黑暗。
4年前,他的另一部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影片《無邪》,就惹怒了伊朗當局。
伊朗的電影人一直處於高危的環境,很多人都經歷過死亡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拉索羅夫依然不惜代價拍出了這部電影。
今天,小奈就來和大家聊聊這部電影的故事。
故事圍繞著一個看起來幸福的四口之家。
男主伊曼剛剛升任調查官,但他卻有些悶悶不樂。
因為他審查的都是風險很高的政治、宗教罪犯。
他生怕自己的職業招來惡意報復。
因此特意叮囑兩個女兒,謹言慎行,對外界保持警惕。
雖然是調查官,但是伊曼本質上依然是當局的工具人。
升職的第一天,卷宗沒讀完,就被要求籤署五個死刑令。
這些人,可能只是因為沒有戴頭巾。
或者是被強姦的少女刺傷了侵犯她的男人。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很快爆發了一場大型抗議。
大女兒的朋友薩達夫在抗議中受傷,躲到了伊曼家。
這個高喊著“女性!自由!生活!”的女孩,給姐妹倆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作為年輕人,她們能夠熟練使用社交媒體,也讓她們看到了伊朗的另一面。
但是伊曼卻是當局的堅定擁護者,只願意相信電視上播出的新聞。
而母親則事事以丈夫為先,因為丈夫是家庭的唯一經濟來源。
在新思想的影響下,家庭的傳統和封建沒能束縛住兩姐妹。
在餐桌上,女兒們和父母分坐兩邊,代表著兩種思想的第一次正面衝突。
大女兒直言父親被困在體制內,不惜代價保護當局的謊言。
這場短暫的對峙,也為這個家庭的未來埋下了伏筆。
伊曼配槍的失蹤,徹底打破了家庭表面的和諧。
展現出獨立思想的女兒們,成了他的頭號懷疑物件。
父權的權威被挑戰,伊曼面對妻女,拿出了對待犯人的態度。
曾經溫暖的家,變成了囚禁的牢籠和審訊室。
伊曼找來了同事挨個審問妻子和女兒。
這個時候,父親和丈夫的身份消失,他完全變成了冷酷的執法者,體制的代言人。
而家庭中的三個女性,則在困境中團結起來,共同對抗伊曼。
大女兒幫助妹妹隱瞞下了偷槍的事情。
母親爲了保護兩個女兒願意承擔一切。
三名女性的團結,代表著反抗者的覺醒。
最終,反抗者與代表強權的伊曼,會迎來最終的對決。
小女兒拿起偷來的槍,對準了父親,也對準了這個國家的積弊。
電影的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是在其中穿插著許多真實的影像。
比如抗議的導火索——“瑪莎·阿米尼”的死亡事件。
她因為以“不當方式”佩戴頭巾被捕,幾天後宣告死亡。
她去世後,伊朗爆發了示威活動,“女性!自由!生活!”正是這次活動的口號。
在這場蔓延全國的示威中,有無數的人因為替女性發聲,被判處了死刑。
影片中多次出現的豎屏影像,其實是社交媒體上的真實記錄。
這些用手機記錄的抗議和鎮壓畫面,充滿了暴力與混亂。
這些真實的影片素材,實現了電影與現實的共振,視覺震撼拉滿。
也剝離掉了所有的粉飾,展現了一個真實的伊朗。
無花果是一種不同尋常的樹,它的種子會依附於其他樹上
透過汲取宿主的養分壯大自身,最終扼殺並取代宿主。
正如伊曼的家庭,父親為家庭提供了良好的物質生活。
但在精神上,對家裏的女性實行嚴格控制。
最終妻子和女兒在重重壓力之下,選擇了反抗。
既是對舊有秩序的挑戰,也是對自由的追求。
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遠大於藝術成就。
壓迫之下,仍能拍出震撼人心的好電影,這是伊朗電影人的堅持。
雖然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一次次的反抗下,總會有帶來質變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