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講的這部電影:
盟約/譯戰同盟(港) / 絕地營救(臺) / 生死盟約 / 誓約
影片一開場就是美軍小分隊遭遇塔利班汽車炸彈襲擊,爆炸瞬間讓人直冒冷汗。
這種突如其來的死亡是阿富汗戰爭的日常:
雖然美軍裝備先進,但隨時可能陷入危險。
約翰·金利(傑克·吉倫哈爾飾)帶領小隊深入阿富汗,周圍一片敵暗我明,炸彈隨時可能在身邊爆炸。
這部電影拍出了戰爭中的壓迫感和無法預知的死亡。
在槍林彈雨中,美軍和塔利班交火。
雖然美軍看似強大,實際上戰鬥場面中充滿了無助。
最後的戰鬥讓人感覺彷彿玩了一場超緊張的戰爭遊戲,
尤其是最後的直升機空中支援的橋段,完全燃炸了。
然而,這些視覺衝擊和刺激並不能掩蓋電影在主題上帶來的衝突。
《盟約/譯戰同盟(港) / 絕地營救(臺) / 生死盟約 / 誓約》主要講的是美軍士兵約翰與當地翻譯阿邁德之間的互助與救贖。
兩人一開始只是合作關係,阿邁德爲了拿到美國簽證,幫助美軍對抗塔利班。
結果在一次任務中,小隊幾乎全滅。
阿邁德拼盡全力把昏迷的約翰帶回美軍基地,救了他的命。
本以為阿邁德的命運會因此改變,結果呢?
他非但沒有拿到承諾的簽證,反而被塔利班懸賞追殺,只能藏匿山中。
得知這一切的約翰決定再返回阿富汗,冒著生命危險把阿邁德救出來。
兩個人的故事講述了忠誠和互助。
但問題就在這裏:在觀眾的眼裏,阿邁德作為一個幫助侵略者的翻譯,到底是英雄還是“叛徒”?
這種複雜的身份立場,觸動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經。
影片本質上從美軍的角度來敘述阿富汗戰爭,而這恰恰是許多觀眾無法接受的地方。
美軍是侵略者,塔利班是抵抗力量,這個認知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
於是,阿邁德在影片中的角色很容易被解讀為“奸臣”,讓人觀感不適。
而影片最後,美軍成功救出阿邁德的結局,更像是在向觀眾灌輸一種美式英雄主義:這自然引起了反感。
更讓人覺得刺痛的是,現實和電影形成了巨大反差。
現實中,美軍撤離阿富汗時,留下了大量幫助過他們的翻譯和當地人。
這些人無處可逃,有些甚至試圖扒飛機離開,結果慘死在起飛時的跑道上。
電影卻塑造了一個英雄般的救贖故事,完全背離現實,這也讓許多觀眾對影片內容產生了牴觸情緒。
不過,蓋·裡奇並沒有完全美化美國。
影片中,除了塔利班的威脅,最大的障礙反而是美國的官僚體系。
約翰在回國後,努力為阿邁德申請簽證,結果被各種低效繁瑣的流程拖垮。
美國移民局的無能、推諉讓約翰不得不親自重返阿富汗營救阿邁德。
影片最後還特別用字幕提醒觀眾:
美軍撤離後,有上百名翻譯被殺,成千上萬的人流亡,最終美國卻對他們不聞不問。
這一層諷刺讓影片跳脫出普通的美式主旋律,直指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的冷血和無情。
作為一部戰爭片,它的動作戲燃點十足,情節緊湊。
所以,《盟約》並不是一部爛片,但它引發的情緒,卻恰恰對映了我們這個分裂的時代。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