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島的瑪雅》是一部來自芬蘭,畫面極美的北歐冷冽風格佳作。
影片開場,我們看到 17 歲的瑪雅。
她充滿好奇、熱情,卻也帶著點少女的悲傷。
她即將嫁給漁夫簡恩,這並非她自願的選擇,她對未來滿是惶恐。
婚後,他們來到偏遠的風暴島開始新生活。
這裏的環境嚴苛,作為漁民的妻子,當簡恩出海捕魚、長期不在家時,瑪雅就得獨自扛起照顧家人的重擔。
島上的生活處處受限,宗教與男權的枷鎖沉重。
瑪雅穿褲子會遭姐姐質疑,想照鏡子被母親視為罪過,借錢時債主不認她的簽名,非得要父親擔保。
但幸運的是,瑪雅遇到了簡恩,他給予瑪雅純粹的愛與尊重。
瑪雅做任何事,簡恩都覺得可愛,她的話能逗得簡恩開懷大笑,連她的迷信之舉,簡恩都欣然接納,還幫她釘十字架。
看到瑪雅對鏡子的喜愛與猶豫,簡恩果斷買下。
面對瑪雅對錢財管理的質問,簡恩雖起初疑惑,卻也認真迴應說她想管也行。
他們一起勞作、嬉戲,帶著孩子幹活時,二人還能默契地丟下孩子去海邊享受二人世界,簡恩看著瑪雅微笑的側臉會失神,為懷孕的瑪雅洗澡時,更是難掩對她的著迷。
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的感情愈發深厚,瑪雅也逐漸成長。
她從一個有些懵懂、逆來順受的少女,轉變成獨立女性。
她開始敢於質疑男人制定的規則,思考自己為何不能與男人平等,像 “為什麼錢得男人管”“為什麼必須穿裙子”,她努力自學寫字,展現出頑強的意志。
然而,平靜的生活被克里米亞戰爭打破。
英國海軍的到來,讓小島不再安寧。
戰爭期間,物資匱乏,生存艱難,影片遺憾的是沒有將這種艱難拍得足夠深刻,像是士兵與他們一家的衝突及轉變,有些倉促潦草,讓觀眾對戰爭背景及諸多細節瞭解不足,比如奧蘭人的情況、芬蘭當時立場等。
但瑪雅在這困境中,堅守著對家庭的責任,即便痛失愛子,又面臨丈夫出海遇難,她依舊頑強地面對生活。
影片最後,老年瑪雅伸手觸控海水裏的海草,那畫面就像《泰坦尼克號》里老年露絲爬上船舷一樣,震撼人心,讓人看到一位核心強大、自主堅強的女性。
這部電影堪稱一部愛情與成長的史詩,攝影精美,鏡頭在美麗與殘酷的畫面間流暢切換,完美捕捉沿海生活的詩意與嚴酷。
導演以400萬歐元的預算,打造出了一部史詩般的愛情佳作。
在奧蘭群島的拍攝,雖然艱難且昂貴,但視覺上的回報卻是無法估量的。
萊米透過瑪雅的眼睛,向世界展示了那個時代的愛與悲傷、慾望與堅韌。
它不僅僅是瑪雅與簡恩的愛情故事,更是一個女人在困境中追求自由、平等,展現堅韌意志的傳奇。
觀眾沉浸在 19 世紀北歐那段獨特的歷史中,感受愛與勇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