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電影海外票房飆過億,IMDb穩居7.7,爛番茄新鮮度一度衝上90%。
YouTube影評人幾乎一片叫好,熱情洋溢地討論著它如何延續經典、重塑哥特美學。
可華人呢?
豆瓣評分直接跌到6分以下,熱門短評清一色冷嘲熱諷。
甚至有人調侃這不過是"《驚情四百年/吸血殭屍驚情四百年(港) / 吸血鬼:真愛不死(臺)》的發黴版本"。
諾斯費拉圖/吸血鬼:諾斯費拉圖(臺) / 諾斯費拉圖(美版)
為什麼一部被西方主流媒體奉為新哥特恐怖佳作的電影,在國內卻遭遇如此冷遇?
這背後的原因,可能遠比"故事老套"這麼簡單。
這幾年,看電影已經變成了一種不談沉浸感,上來就是拆解劇情邏輯,分析議題表達,檢查是否踩中了當下的政治風向。
電影不再是一次情緒上的共振,而更像是一場測試:要麼給出符合預期的答案,要麼被判定為"落後"、"守舊"、"無聊"。
恐怖片更是重災區。
太過實驗性?
被批評"晦澀難懂"。
遵循經典敘事,又被嘲諷"毫無新意"。
當創作者努力復刻舊時代的美學氛圍,試圖將觀眾帶回那種帶有神秘主義色彩的恐懼體驗時,部分人卻已經不再願意進入這個遊戲。
他們要的是新鮮刺激、意想不到的翻轉、能夠迅速點燃情緒的討論點,
而不是一部慢慢鋪展、強調氛圍的哥特式電影。
於是,這部電影在歐美被解讀為對經典的精準再現。
對19世紀恐怖文學的視覺化雕琢,對"死亡慾望"這一母題的深刻呈現。
而在國內,一些觀眾則批評它"無聊"、"節奏慢"、"故事太簡單"。
這並不是電影出了什麼問題,而是它的語言本就和當前主流審美體系存在錯位。
《諾斯費拉圖》的故事早已被解構無數次,甚至連它的核心設定:吸血鬼的魅惑與毀滅。
這部電影的黑暗美學堪稱驚豔:光影運用極致精準,構圖層次豐富,每一幀都像19世紀繪畫。
它沒有刻意追求獵奇的怪物形象,而是讓恐懼隱藏在錯位的空間感、異樣的凝視、角色之間的壓抑互動中。
這是一種近乎古典的驚悚:它不依賴突如其來的音效驚嚇你,而是讓恐懼緩慢滲透,讓你在壓抑的氛圍中逐漸不安。
這種美學上的剋制,恰恰是對經典恐怖電影的一次迴歸。
而諷刺的是,在一片"當代恐怖片越來越浮躁"的感慨聲中,當真正願意放慢節奏、耐心雕刻氛圍的作品出現時,卻又因為"節奏太慢"而被輕易忽略。
莉莉·羅絲·德普的表演在國內遭遇了不少批評。
有人覺得她不夠投入,情緒不到位,甚至有點"尷尬"。
但如果換個角度看,她的表演或許正是這部電影的關鍵之一。
她的角色並不是我們熟悉的現代女性形象,而是帶有19世紀"病態美感"的哥特式人物。
她的言行中透著某種與世界的微妙疏離,情緒表達看似不夠強烈,
實則恰恰符合那個時代的美學:剋制、壓抑、隱忍。
這種微妙的不適感,本就是電影希望傳遞的核心情緒之一。
哥特恐怖的魅力,向來在於那種遊走在恐懼與美之間的模糊地帶,而莉莉·羅絲·德普的"異樣",恰好強化了這種不安的氛圍。
有人批評這部電影在性別議題上不夠激進,甚至認為它過於"男性視角"。
傳統哥特恐怖的核心,從來不是社會議題,而是更為古老的情感:恐懼、慾望、死亡、救贖。
這些命題遠遠超越了性別和政治,它們關乎人類最原始的情緒體驗。
這部電影並不急於表達一個明確的觀點,而是讓觀眾沉浸在那個壓抑、詭異、略帶宿命感的世界裏。
它不是那種會給你提供情緒出口的電影,而是讓你不斷積累、積累,直到無法忍受。
這種體驗本身,纔是它的魅力所在。
喜歡它的人,會把它奉為近年來最純粹的哥特恐怖之作;
而不喜歡它的人,可能連前半小時都熬不過去。
但真正的好電影,往往都是這樣:它不一定迎合所有人,但它一定會成為某些人的心頭好。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