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了一部冷門反烏托邦的尺度愛情片,覺得挺有意思的,推薦給大家。
故事發生在一個被精密控制的社會中,人類的情感被視為“危險的累贅”。
每日服用“朋友組織”發放的維生素,是每個公民的義務——這些藥丸能抑制喜怒哀樂,讓人保持永恆的“滿足感”。
喬伊(貝爾·波利 飾)和威廉(尼克·羅賓遜 飾)正是這個世界的模範居民。
他們按部就班地生活,用“你滿意嗎?”代替問候,用空洞的微笑應對一切。
直到一次意外,喬伊因為被迫停藥,沉寂多年的感官驟然甦醒。
喬伊罹患癌症的訊息,成了打破平靜的契機。
治療要求她暫停服藥,而這一天的“失控”徹底顛覆了她的認知:
她第一次聽見鳥鳴的清脆,感受到觸碰的溫暖,甚至對威廉產生了陌生的悸動。
這種前所未有的體驗讓她沉迷,她開始質疑藥片的真正作用。
在喬伊的鼓動下,威廉也加入這場“叛逆”。
兩人逐漸發現,情感的復甦不僅帶來了甜蜜的親吻與親密的“同步”(他們為X起的代稱),也喚醒了嫉妒、爭吵與困惑。
更危險的是,他們的小團體逐漸擴大。
六名年輕人秘密停藥,試圖在壓抑的世界中探索真實的情感邊界。
然而,情感的複雜性遠超預期:有人因愛生恨,有人因Y望失控,而喬伊與威廉的關係也在激情與猜疑間搖擺。
一對不和諧的夫妻打算與喬伊與威廉組合,在他們的認知裡這也許只是玩遊戲,於是喬伊欣然接受。
而威廉竟然萌生出了另一種情感:嫉妒,他稱之為“最痛苦的感覺”。
導演邁克爾·泰布林斯基用極簡的視覺語言構建了這個冰冷的世界:蒼白的辦公室、整齊劃一的服裝、機械的社交禮儀……
一切設計都在強調秩序對個性的抹殺。
而當角色停藥後,鏡頭色調逐漸變暖,自然光影取代刺目的人造光,蒙太奇中穿插的草木生長畫面,隱喻著情感如野草般頑強復甦。
影片的核心並非科幻設定,而是對“人性本質”的詰問:若剝離情感,人類是否還能稱之為人?
喬伊們對快樂的追逐、對痛苦的掙扎,恰恰證明了情感的不可剝離——它們是生命的底色,即便帶來混亂,也賦予存在意義。
貝爾·波利的表演是全片亮點。
她從麻木到覺醒的轉變極具說服力:初嘗情感時的驚慌、探索Y望時的笨拙、陷入愛恨時的矛盾,層層遞進。
《興奮不已》或許不是最震撼的反烏托邦寓言,但它用細膩的筆觸提醒我們:情感的重量,正是活著的證明。
當喬伊在雨中放聲大笑,當威廉因嫉妒攥緊拳頭,這些“不完美”的瞬間,恰恰構成了人性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