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有很多優秀的電影,因為各種原因被觀眾忽略。
它們沒有大製作,也沒有知名度很高的演員,但平淡卻有後勁兒的劇情卻讓人看完久久不能平靜。
而最近,真的看到了一部這樣的電影。
這就是臺灣電影---《夜盲》。
初次注意到這部電影,是因為電影男主李銘忠被提名為金鐘視帝,讓人對這部電影越發感興趣。
這部電影講述一個少年在失去家庭、流浪於廟宇時,與一名古蹟修復師短暫的相處,產生如父如子的關係。
在電影中,“阿川”(葉泓毅 飾演)是一個生活在鄉村漁港的小男生。
父親因捕魚早逝、母親丟下他,唯一一個親人大伯也不管他。
阿川就這樣守著父親遺留下來的漁船,不上課、整天在村裏無所事事。
阿川看起來像是緊守著被拖吊至岸邊的父親的漁船,但實際上,阿川更像是因為割捨不斷那段已經逝去的親情。
直到遇上古蹟修復師“黑哥”(李銘忠 飾演),阿川的生命纔有機會再次向前航行。
黑哥作為一個古蹟修復師,他能靠一雙手修復傳統廟宇、百年古蹟。
但他內心也有無法言說的傷痛,卻怎麼樣都無法縫補,直到遇上了阿川。
初期,我們以為是黑哥將阿川拉上岸。
直到最後,我們會發現原來阿川纔是點亮黑哥生命的那道光,為黑哥驅逐生命裡無盡的黑暗。
電影風格溫情平淡,但卻很有衝擊力。
兩個看似平行的靈魂,因生命的緣分相遇後而逐漸修復彼此心中的傷痕。
電影在最後揭示了黑哥的秘密,也讓觀眾感受到了片名《夜盲》的含義。
全片節奏雖慢,但情感流暢自然。
既深刻又能在觀眾心中留下微微的溫暖,整體看起來是一部很令人舒服、又有點惆悵的作品。
《夜盲》這部電影有幾個地方的設定,很讓人喜歡,像是古蹟修復的設定。
不僅呼應故事兩位主角的相遇---彼此修復自己的內心。
也透過這樣的設定,讓觀眾得以近距離了解古蹟修復這個職業,讓觀眾有意識地去保護身邊的古蹟。
整體而言,這部電影是很典型的臺式溫情治癒電影。
雖然平淡,但兩個破碎的邊緣人的處境,卻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
然而該片是電視電影,並未在院線上映,因此看過的人並不多。
這樣的冷門好片,不應該被錯過。其實李銘忠在該片的表演覺得值得拿一座金鐘視帝。
臺灣電影有其獨特的風格,它雖然不如港片那樣有成熟的型別片。
但臺片往往能夠精準捕捉到生活中的細小感動和人內心深處的柔軟。
這部電影就是一個典型,它透過一個“如父如子”的故事直擊到觀眾的內心深處。
全片採用閩南語進行對白,如果你也喜歡這種細膩溫情的生活流電影,那此片不妨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