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那個面板白得像雪、被王子吻醒的白雪公主嗎?
她沒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連名字都快認不出的新版角色。
這就是迪士尼2025真人版《白雪公主》,以"驚天車禍現場"之勢橫掃全球,直接炸裂。
爛番茄新鮮度45%,IMDB評分2.1!北美票房崩盤,首日僅185萬人民幣!
有網友直言:這操作,像極了職場裡那些熱衷PPT的精英,改完一輪又一輪,最後交出的東西,自己都不認識了……
白雪公主
先說重點,這次翻拍到底出了啥問題?
選角魔改,觀眾集體懵圈
還記得小時候動畫裡那個"面板白如雪"的公主嗎?
這次,她的設定變成了:"出生於大雪之中,並倖存了下來"。
好傢伙,原來"白雪公主"指的不是膚色,而是經歷?
這波操作,直接重新整理網友認知。
小矮人被"進化",觀眾認不出
童年回憶裡的七個小矮人,一個個都是有性格的可愛角色:害羞鬼、噴嚏精、瞌睡蟲……
但這次,迪士尼居然想用CG特效,搞出"擬人化版本"的七個夥伴。
結果?
直接變成了某種介於人類和妖精之間的"奇怪存在",一上場就讓觀眾尷尬得腳趾扣地。
白雪公主不需要王子?但劇本還是老套
迪士尼在宣傳時說:"這次的白雪公主,不再是被拯救的少女,而是勇敢獨立的女性"。
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問題是,電影最後她還是……被下毒、被王子吻醒……
這就好比,職場裡某些老闆嘴上說著:"我們尊重個性,允許創新"!
然後下一秒,就讓所有人都按同一個模板改PPT……
此時,迪士尼大概沒想到,不僅中國觀眾不買賬,連歐美市場也炸了。
北美首週末票房僅4500萬美元,成為迪士尼最慘真人電影之一。
IMDB直接跌到2.1分,影史罕見的"災難級"評分。
爛番茄短評區,網友狂噴:"這不是童話電影,這是迪士尼zz正確宣傳片"!
一位影評人一針見血地指出:"迪士尼在《花木蘭》裡強調中國傳統,在《白雪公主》裡卻要大家接受強行改編的角色設定?雙標得離譜"。
這就好像,你去法國餐廳點一道經典法式焗蝸牛,結果端上來的,是一盤加了老乾媽和豆瓣醬的"創新版"。
當你提出疑問時,店家還要義正言辭地告訴你:"我們這樣做,是爲了與時俱進"。
不好意思,這不是與時俱進,這是端著"經典"人設的殼,強行塞入新理念,最後弄得四不像。
一邊說著要創新,一邊又端不出真正的好故事。
迪士尼這幾年,到底怎麼了?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2023年,《小美人魚》因選角爭議口碑翻車,內地票房只有2651萬。
2020年,《花木蘭》改編過度,內地票房僅2.78億,還不如同期的小成本電影。
現在,輪到《白雪公主》……你可以說是巧合,但更可能是趨勢。
有網友犀利總結:"迪士尼的操作,像極了某些網際網路大廠的‘格式化創新’,改了半天,發現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那麼,迪士尼真的就此沒救了嗎?
其實,觀眾要的不是"反zz正確",而是請不要在改編經典時,把最重要的東西弄丟了。
故事可以更新,角色可以進步,但核心精神不該丟。
就像經典的《灰姑娘》和《美女與野獸》改編版,
既尊重了原作精神,又進行了符合現代審美的調整,最終獲得了全球觀眾的認可。
反觀這次的《白雪公主》,如果迪士尼真的想要它成為新時代的童話,那不如先問問觀眾,什麼纔是他們心目中的童話。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