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近幾年最火的醫療劇,非Max的這部不可了。
它目前已完成第一季,15集,爛番茄新鮮度97%,平均評分8.6/10,由Max平臺出品的重磅醫療劇。
今天院叔就來講講它——《匹茲堡醫護前線/匹茲堡醫魂》(The Pitt)。
對這個型別有興趣的劇迷一定不要錯過,尤其是那些曾經痴迷於經典醫療劇《急診室的故事/仁心仁術》(ER)的觀眾們。
故事開始於匹茲堡創傷醫學中心一個看似平常的工作日,資深主治醫師Robby(由Noah Wyle飾演)像往常一樣開始他的工作。
但這並非普通的一天,這是他在失去導師5年後第一次在相同日期值班,而導師正是在新冠疫情期間不幸離世...
本劇,每集對應急診室15小時工作中的一個小時,讓觀眾如同親臨現場般感受醫護人員的工作節奏。
可下一秒就來了個大反轉,當醫院接收到大規模槍擊事件的傷員時,原本忙碌的急診室徹底陷入混亂!
資源短缺、人手不足,每個醫護人員都被推向極限。究竟他們能否挽救所有生命?
但事實總會有個但是,這部劇不僅僅是關於醫療救助,更是一部關於人性、創傷與復原的深刻作品。
每個角色都揹負著自己的傷痛,每個決定都可能關乎生死。
主角Robby醫生,是這家醫院急診室的資深主治醫師。事業有成、醫術精湛,但內心深處卻揹負著新冠疫情期間失去導師的創傷。
他在醫療一線表現專業冷靜,私下卻因PTSD而掙扎痛苦。
護士長Dana Evans,是急診室真正的掌舵者。強勢果斷、照顧全域性,卻在經歷了一天的慘烈輪班後,站在了職業生涯的十字路口。
她用堅強的外表掩飾內心的疲憊和掙扎,宛如暴風雨中的燈塔,固執地為他人照亮前方,卻難以為自己找到出路...
正如那位在天台邊緣徘徊的醫生Jack Abbot,看似剛強不屈,卻藏著截肢者的身份,一次又一次在醫療一線戰鬥,哪怕每走一步都是不為人知的痛苦,也不放棄救死扶傷的使命。
這部劇最打動人心的,莫過於它對醫療工作最真實的刻畫。沒有浮誇的醫療奇蹟,沒有過度戲劇化的搶救場景,有的只是真實醫療環境下的挑戰與掙扎...
當那位拒絕讓孩子接種疫苗的母親,面對孩子生命垂危卻仍拒絕腰椎穿刺時,Robby的憤怒與無奈完全是每個醫護人員都曾體驗過的情緒!
而當急診室接收大規模槍擊事件傷員,資源迅速耗盡的場景,更是觸目驚心!
《匹茲堡醫護前線》覺是一股清流。它沒有過度渲染醫護人員的"神性",也沒有把醫院描繪成愛情溫床。
它關注的是醫療本身,是那些每天與死神搏鬥的普通人,以及他們在白色戰袍下跳動的、有血有肉的心臟。
醫生也是人,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在這部劇裡,你會真切感受到它的分量。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匹茲堡醫護前線》的第一季結局留下了不少懸念。Dana會辭職嗎?Langdon的藥物成癮會得到治療嗎?Robby的PTSD會緩解嗎?
這些問題將在第二季得到解答,而第二季設定在第一季10個月後的7月4日,美國國慶日,這同樣是急診室最忙碌的日子之一!
對醫療劇有興趣的劇迷,尤其是那些尋求真實、不加粉飾的醫療題材作品的觀眾,《匹茲堡醫護前線》絕對是不容錯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