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智利導演亞歷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以150萬美元的預算。
拍出了墨西哥影史投資最高的邪典電影《聖山》。
影片以荒誕的宗教解構與視覺奇觀,成為影史上最離經叛道的作品之一。
故事始於一場神秘儀式。
身披黑袍的煉金術士(佐杜洛夫斯基親自飾演)為兩名女性剃度,周圍佈滿黑色十字,詭異氛圍拉開序幕。
鏡頭轉向一位酷似耶穌的流浪漢。
他衣衫襤褸、滿身汙垢,在塵土中與蒼蠅為伴,甚至當眾失禁。
一位殘疾侏儒替他清理身體,兩人結伴前往城市。
這座“文明世界”同樣瘋狂。
權貴膜拜剝皮兔子、遊客麻木拍攝死亡現場。
耶穌與侏儒靠扮演馬戲團演員謀生,參與荒誕的“征服墨西哥”表演。
耶穌隨後被商人利用,灌醉後製成石膏像販賣。
他在倉庫中驚醒,憤怒砸毀所有雕像,僅留一具綁上氣球昇天。
眾人仰望“神蹟”時,城市中心的方尖塔垂下鉤子投餵食物與黃金,貪婪的民眾蜂擁搶奪。
耶穌攀上鉤子進入塔頂,遇見煉金術士。
後者從他頸後割下一隻象徵邪念的藍色章魚,並施展“點屎成金”之術.
將糞便提煉為黃金,宣告“你本是糞便,亦可化為黃金”。
煉金術士集結包括耶穌在內的九人踏上尋找“聖山”之旅.
王儲、軍火商、藝術家、玩具大亨、金融顧問、警C頭目、建築師,各自代表Q力與Y望的化身。
他們焚燒財物與象徵自我的蠟像,穿越Y望之島、死亡迷宮,最終抵達山頂。
《聖山》的顛覆性不僅在於獵奇畫面。
吃石膏的耶穌、機器人的X、糞便鍊金術。
更在於對宗教與文明的徹底解構。
佐杜洛夫斯基他自稱“無神論神秘主義者”,以褻瀆姿態質問。
當神像被批次生產、信仰被資本異化,所謂神聖還剩幾分真實?
作為邪典電影的巔峰之作,《聖山》融合啞劇、超現實主義、政治隱喻,其癲狂想象力至今無人超越。
它不適合尋求娛樂的觀眾,卻為敢於直麵荒誕的勇者提供了一場精神爆破。